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奋力贯通脱贫攻坚的“最后一米”

2017年01月20日 09:43   来源:海南日报   

  ■ 本报评论员 张成林

  岁末年初,全省上下主动放弃休假,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努力让贫困户过一个暖心、踏实的春节。在林林总总的脱贫工作中,直接对接贫困户的帮扶干部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他们的工作如何,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的成败。18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强调,要不断提高基层扶贫干部、特别是帮扶责任人的能力素质和责任感、事业心,打通扶贫的“最后一米”。

  “最后一米”,就是各种扶贫政策、资金、物资“落地”的最后一步。虽然这一步“距离”很短,却直接关乎脱贫的成败。如果帮扶干部工作不给力,“最后一米”发生了梗阻,那么不管扶贫政策多么优惠,资金多么充足,物资多么丰富,都不能让贫困户得益,脱贫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在当前我们举全省之力攻坚脱贫的背景下,众多帮扶干部能否把心沉到群众中去,把政策落实到位,下大功夫、大力气贯通这“最后一米”,就显得尤为必要、尤为关键。

  可喜的是,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南以全省之力推进脱贫攻坚,形成了同心同向、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众多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等扶贫干部,不辞辛劳,常驻基层,村里村外宣讲扶贫政策,上山下乡查找致贫原因,以亲力亲为、以身作则的实干担当,确保了各项扶贫举措的落地生效。白沙黎族女干部吴桂英忘我工作,在扶贫路上病发殉职;澄迈金江镇驻村干部陈显武不辞辛劳,倒在了扶贫一线……这些攻坚在扶贫“最后一米”的基层干部们让人动容,让人敬佩。然而,相比之下,也有个别基层干部对扶贫工作不够专心、不够专注,缺乏推进工作的责任感和闯劲。例如,不遵守开会纪律、无故脱岗、扶贫物资不及时发放等,既影响了脱贫的成效,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新的一年,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广大帮扶干部要不断提高责任感、事业心,把脱贫工作落实、落细,奋力贯通脱贫的“最后一米”。

  贯通脱贫“最后一米”,需要真情帮扶,真心为贫困户解忧。脱贫攻坚需要广大帮扶责任人切实走近贫困户,切实为贫困户着想,切实为贫困户排忧解难。倘若扶贫干部放不下架子,沉不下身子,驻村却不进村,甚至故意刁难贫困群众,那么,即便“喊破嗓子”,恐怕也没有群众配合,脱贫的落实就难免遭遇“肠梗阻”。相反,倘若时时处处把贫困户的需求放在心上,以热情和真心做好扶贫工作,赢得贫困户的主动配合。如此一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扶贫举措便能迅速跨越这“最后一米”落地生效。

  贯通脱贫“最后一米”,需要提高能力,让扶贫政策、资金发挥出最大效力。同样是贫困村,为何有的地方发展很快,能够迅速脱贫,而有的地方却日复一日“旧模样”?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扶贫干部这一“领头羊”是否思路清晰、工作得力。一些扶贫干部能力低下,作风浮躁,制定的扶贫措施“水土不服”,不仅浪费了扶贫资源,还影响了扶贫进度。纵观我省成效显著的扶贫案例,当地扶贫干部无不对贫困户了然于胸,所制定的脱贫措施有的放矢,富有针对性,所以能取得较好成效。这充分说明,推进扶贫工作必须多问群众所需所求,切实找准发力点,如此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切实成效。

  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政策红利能否有效释放,扶贫资源能否用到刀刃上,关键在于这扶贫“最后一米”是否畅通。这“最后一米”,不仅关系着整个脱贫攻坚工作的全局,也关系到我们之前的努力能否取得实效。对此,广大帮扶责任人可谓责任重大。只有坚守一线,深入群众,用脚去探索出因地制宜的扶贫举措,用心去触摸贫困群众的现实需求,保障这“最后一米”通畅无阻,我们才能给省委、省政府,给广大贫困群众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