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才让多杰
秋日,走进果洛,广袤的草原宛如巨大的黄绿色地毯,将整个黑土滩覆盖。牦牛欢腾,羊群像珍珠洒满整个草原。
巍峨壮观的阿尼玛卿雪山脚下一排排宽敞整洁的庭院,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在蓝天与草原之间犹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牧民端起“草饭碗”
“这几年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草绿了,水清了,收入多了,路修好了,环境也变得干净整洁了!”牧民切洛乐呵呵地说。
玛沁县大武乡格多村是贫困村。3年前,这里还是一色的黑土滩,村民们守着几百公顷地势平坦的黑土滩,连自己的牛羊都吃不饱。三年后的今天,面对这样的条件,当地政府下决心,一定要拔掉“穷根”,让贫困村脱贫!
全村185户的580口牧民硬是通过种草,不但让200多公顷的黑土滩摇身一变成了牧草繁茂的“大草仓”,更好的是格多村借着种草端上了“草饭碗”。
村民切洛家有5口人,有50多公顷的草场加入到合作社里,以前黑土滩没有改良前,他家的牧场收入几乎为零,两个快18岁的儿子有力却没处使,家里的日子因此紧巴。入了合作社,加上两个儿子的投工投劳,每年都给家里挣来上万元的收入,再加上自家的牛羊出栏,买上了一辆皮卡车。
草场变绿了,个人口袋鼓了,这让切洛终于感觉到“生活有奔头”。
易地搬迁
过上了“城里生活”
玛多县是果洛藏族自治州全州内海拔最高的一个县,自然条件较差、增收渠道单一,群众生活十分贫困。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驻村帮扶队结合村情民意,把扶贫产业培育的主攻方向锁定在精品制种、畜牧养殖、易地搬迁上。
与以往不同的是,玛查理新村的牧民格杰一家4口人,而今在白色外墙、红色房顶、庭院式房子里过着幸福的日子。
玛查理新村离县城较近,交通也比较便捷,格杰一家前几年从黄河乡搬迁到这里后,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便捷生活。
“往年牧民住土房,烧牛粪,照的是油灯。是党和政府投资6万元,帮助我家修建了房子,还给每人每年发放草原补贴7000元,全家4人纳入低保。我们住上了大房子,村里179户乡亲都和我一样。”格杰高兴地说。
格杰的儿子和女儿在县民族中学上初三,格杰说:“家里再也不会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耽误孩子上学了。”
“现在,县上大力实施农村五通工程,用电也十分方便;以前打水需要走一个小时的路,现在家门口就能接上;村里道路四通八达,家家户户用的是户户通,我们也能看到春节联欢晚会,既快捷又方便……”
“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
通过一年多的新建后,玛查理新村现拥有8幢帮扶援建的温室大棚,填补了玛多县种不出蔬菜的空白,今年更是种出了14种蔬菜,完全可以满足村民的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许多妇女摆脱了以往足不出户的习惯,通过学习各种种植技术,可以收获新技术带来的成果。
贫困户入股“当主人”
曼德桑毛,从玛沁县拉加镇来到玛大武滩,开了一家几十平方米的食品店。
前年,她向玛沁县政府申请成立一家合作社,瞄准当地绿色的畜牧资源,干起了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的事业。
十名妇女在她的动员下,买了一百多头牦牛,以承包到户的方式,自产牛奶、酥油、曲拉,通过合作社统一销售, 曼德桑毛成了全镇第一个发展养殖业的妇女带头人物,并带动贫困户中的很多妇女加入其中。
达日措家是个贫困户,家中5口人,无经济来源。她也加入了合作社。“我在这里负责放牛、挤牛奶,年底有2500元的分红,合作社还给3个孩子每人500元的助学金,这对我们这个贫穷的家庭来说真是雪中送炭。”达日措激动地说。
如今,合作社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合作成员由刚开始的10人发展到30人, 牦牛发展到240头,人均收入增长到3500元。
“国家对牧民的支持与帮助这么强有力,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让羽翼变得更结实,更不能辜负所有人的期望。”曼德桑毛说。
(责任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