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坪南村“第一书记”伍晓彬:背着一床被子踏上“扶贫路”

2016年11月21日 14:09   来源:重庆日报   

  伍晓彬(左)在金鱼养殖场了解产业发展情况。记者 栗园园 摄

  2015年7月,有着19年党龄的伍晓彬,由秀山县国土房管局派驻到梅江镇坪南村担任“第一书记”。

  军人出身的伍晓彬,曾有过11年的乡镇工作经验。接到任务后,他带着满腔热情,背着一床被子,踏上了他的“扶贫之路”。

  为18户贫困户办理低保手续

  刚入村,伍晓彬便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走访计划。经过一个多月的走村进户,他对村里贫困人口的数量、贫困原因、贫困程度已有详细了解。在此过程中,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坪南村共有建卡贫困户42户154人,其中低保户5户。“对于这个低保户的数量,我当时就产生了疑虑。”伍晓彬认为,在这样一个贫困村中,只有5户低保户,显然不太合理。

  在随后的一次走访中,伍晓彬来到贫困户曾召金家。一栋木房子摇摇欲坠,进门一望,四壁透风,墙上用塑料袋打满了“补丁”,伍晓彬对眼前的情景感到震惊。仔细询问后了解到,曾召金老两口都有病在身,基本无劳动力,唯一的儿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一家人仅靠种点粮食以及儿子打点零工维持生计,全家一年收入不超过5000元。这样的一户人家,却没享受到低保政策。

  在此后的走访中,伍晓彬发现,村里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许多贫困群众怨气比较大。

  为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伍晓彬多次来到县民政局低保中心,仔细询问办理低保的相关要求。在他的帮助下,村里共有18户贫困户成功办理了低保手续,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

  此外,针对曾召金家中情况,伍晓彬还帮助他申请了D级危房改造政策指标,并为他硬化了出行便道和院坝。去年底,曾召金一家终于住进了新房。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坪南村,梅江河支流穿村而过,因此,当地村民出行离不开桥。

  伍晓彬在走访过程中却发现,在该村比较偏远的地方并没有桥,村民外出都是搭石头过河,一到下雨天河水上涨,附近的村民几乎无法外出,孩子们也无法上学。

  为此,伍晓彬带领村民在村里新修了5座桥,并对此前破损的2座桥进行修复,现在村民出行方便、安全了。

  此外,对于村民反映强烈的农田灌溉不便、饮水水质差、不通网络的问题,伍晓彬也都极其重视。通过在所在单位协调资金等多种渠道,他筹集到800余万元资金,对这些问题一一解决。

  在伍晓彬的努力下,村里共实施基础设施项目29个,其中,新建饮水池4口,维修整治全村集中供水池1口,铺设自来水管道8公里,架设农田水利灌溉管道3条共计1600余米,电信、移动网络宽带也安装到村到户,解决了新屯组村民农田灌溉难题,保障了全村3000多人的安全用水,满足了村小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网络需求。

  为方便群众办事,村里还新建一座便民服务中心,并专门添置了音响设备,供村民农闲时休闲娱乐。“现在,好多群众晚上来便民中心的坝子上跳舞,尤其是夏天,多的时候有100多人。”伍晓彬说。

  开垦荒地发展脱贫产业

  要贫困户脱贫致富,归根结底得靠产业支撑。伍晓彬在走访中发现,因青壮年外出打工,村中缺少劳动力,好多土地都荒废了。

  伍晓彬决定在村中原有的莲藕、水蜜桃、养鱼3大产业基础上,开发撂荒地,盘活土地资源,新增脆红李、中药材两个新产业。

  目前,在伍晓彬带领下,坪南村已开发出撂荒地200多亩,修建产业路3条共3.9公里,对原有的100余亩渔业养殖场进行升级改造,并引进新的养殖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并在专家指导下,发展脆红李200亩、中药材100余亩,新建1个观赏金鱼养殖场,多种渠道促进村民增收。

  通过盘活土地资源,村民以流转土地或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产业发展,也让当地建卡贫困户有了更多就近务工的机会。

  目前,坪南村已经实现了村里有支柱产业,户户有增收途径。“今年底接受国家验收,实现整村脱贫,不成问题!”伍晓彬说。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