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脱贫攻坚,干部如何不唱“独角戏”

2016年11月16日 14:45   来源:宁夏日报   

  采访脱贫攻坚相关内容时,常听基层干部尤其是包扶干部提到这样一个问题:扶贫政策好、措施多,可问题是有些农户观念却跟不上。

  比如,有干部到农户家推荐种植黄花,任凭干部苦口婆心说“破”了嘴,讲政策算收入,一次次分析,可农户就是迟疑不前。还比如,乡里开了“电商旗舰店”,干部们上门推介,说老乡家里的土鸡、土鸡蛋、小杂粮都可以直接送去出售,可一些农户就是对这种新方式不以为然。

  当前,从自治区到各贫困县、贫困乡,干部们都在积极努力帮助贫困群众想出路、拔“穷根”,基层干部进村入户,了解实际情况,探索创新扶贫方式,探索出许多新做法。但如若任凭干部们这边说得再好,农户不认可、思想跟不上,该迈的步子怎么能迈出去?对不少农户来说,要摆脱贫困面貌,如果固守沿袭原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即便政策再给力,投入再大,脱贫效果可能都不会太理想。

  脱贫攻坚,不应当是干部在唱“独角戏”,关键还是要贫困群众自身发力,积极主动起来。如果群众的观念停滞不前,那么,即使举措再新,那也只能是“看上去很美”。如此,干部们怎能不着急?所以,转变部分贫困群众的观念,是脱贫攻坚路上必须搬掉的一块“绊脚石”。

  毋庸讳言,常年的贫困生活让有些困难群众缺失了尝试和改变的信心、干劲;有的“懒”惯了,等着干部发财物,发展生产也是习惯性等安排,不动脑筋、没有想法,干部在后面推一步走一步,不推就又倒退回去。如果这些思想观念不及时改变,必然会阻碍脱贫致富的步伐。既使一时“摘”了帽,也极有可能因为观念跟不上再度返贫。

  客观地讲,贫困乡村往往地处偏远,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利,信息较滞后。再加上农村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们不懂新技术,也不会利用现代信息平台,面对新事物、新名词儿,兴趣不高,学起来也费劲儿。沿袭了大半辈子的种植习惯、养殖经验,说改就改,谈何容易?

  观念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依然应把帮助群众转变观念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着急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广大干部只有发挥起主观能动性,为贫困群众既解近忧也想长远,鼓励引导他们扫除思想上观念上的障碍,尽快树立起信心和斗志,才能持续干起来。

  贫困群众是最现实的。他们经不起折腾,也最怕折腾。因此,转变观念要从具体的、能够带给他们现实利益着手。“用事实教育群众。”比如,在盐池县惠安堡镇,包扶干部争取到了联合国环境保护基金的一个项目,对村民的传统炕灶进行改造。当村民们看到用这种新型“节能灶”“节能炕”做饭取暖能省下一半钱后,参与积极性就特别高,项目实施的效果自然特别好。

  新做法、新想法,关键还要看能不能帮到群众心坎里。有了“实打实”看得到的希望,疑惑和疑虑自然就会被消除。此时,再要搬开落后观念这块“绊脚石”,也就容易多了。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