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针对部分驻村扶贫干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等情况,实施驻村干部召回制度。记者调查发现,截至目前,贵州、湖北、云南等地均已实施干部召回制度。据不完全统计,有数千名干部因为官不为等原因被召回。(人民网)
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国家选派了大批优秀干部和第一书记驻扎一线,深入开展扶贫工作,初衷是让驻村干部积极作为,发挥自身优势,调动自身资源,为贫困村提供智力支持、技术支持,争取政策支持、资金支持,通过全方位的调研对症下药,通过全方面的支持祛除病根,最终让贫困村永久性的摘帽,让人民群众永久性的脱贫。
不得不说驻村干部的积极作为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然而实践却表明有部分干部仅仅是“挂名式”驻村,“走读式”帮扶,有的长期在原单位上班,有的原单位和派驻村两头跑,更有甚者单位和派驻村两边忽悠,实则在家“扶贫”。究其原因无非有二:一是态度问题,部分干部认为自己在原单位办公得心应手,不愿意下到基层,更对驻村存在排斥心理,便以懒散应对,得过且过,当个“逍遥官”;二是能力问题,部分干部长期在机关办公,脱离群众,对基层了解不深,导致扶贫工作寸步难行,更不敢创新举措,长久下来只能当个万事只求自保的“太平官”。
其实据笔者了解,驻村干部选拔相当严格,大都是单位的业务能手和优秀干部,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单纯的更换驻村干部,不仅容易使扶贫工作脱节,更不利于干部成长,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干部“回炉再造”不仅是创新手段,更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让干部“回炉再造”,通过集中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强干部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唤醒沉睡在干部脑海中的服务与奉献意识,让扶贫干部担负起责任与使命;通过专业知识学习,让干部脱离机关工作模式,深入了解基层,掌握与老百姓打交道方式,从被动工作转变为主动作为;通过专家心理疏导,减轻扶贫干部从城市到农村工作的心理落差,使心灵得到进一步净化,真正沉下身子搞扶贫。让一系列的有效措施锻造出思想更纯、能力更强、素质更高的扶贫干部队伍,让扶贫措施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回炉再造”不仅是提升干部能力与素质的有效方式,更是让干部做好扶贫工作的“紧箍咒”。要想有成效,切忌“一阵风”运动,回了炉,更重要的是做好“再造”工作,要建立完善的机制,让“回炉再造”常态化,长效化。(赖溢晓)
(责任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