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党员干部要认识到,扶贫不是简单的数字竞赛,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不是敷衍应付的任务“过关”
□在以往的扶贫工作中,一些地方政府脱离实际、闭门决策、大包大揽、单向“输血”等做法,不仅严重削弱扶贫脱贫成效,也对政府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
□对扶贫工作中形式主义的典型案例要敢于曝光,露头就打,促进工作纪律严起来,工作作风实起来。能否在扶贫工作中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是对各级干部是否做到“三严三实”的一次大检验
数字脱贫、产业盲目跟风、干部驻村走过场……在量大面广的扶贫工作中,类似问题或有耳闻,但10月下旬国务院扶贫办的一纸通知,还是让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形式主义对扶贫工作的干扰。对这类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揭开盖子、对症下药,将有力促进各地各级的扶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国务院扶贫办的通知中,“切断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一句显得尤为醒目。广大党员干部要认识到,扶贫不是简单的数字竞赛,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不是敷衍应付的任务“过关”。扶贫攻坚是庄严的国家承诺和政治任务,也是不断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艰辛过程,只有直面问题和矛盾才能砥砺前行。一些局部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虽然不足以动摇扶贫攻坚整体大局,但其危险性和破坏性却不容忽视,趁早发现才能趁早解决,认识到位才能行动坚定。
解决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全面落实“精准”要求是关键,要把“精准”要求贯穿到扶贫攻坚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贫困识别和退出要精准,坚持时间服从质量,严防急躁症和弄虚作假;产业扶贫要精准,坚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不搞盲目跟风和“花架子”;扶贫考核要精准,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对“达标”考核既有量化标准,更要注重社会评价和反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贯彻总书记的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扶贫攻坚同时也是全社会凝心聚力的过程,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是扶贫脱贫的主力军,但不能因此忘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工作方法。在以往的扶贫工作中,一些地方政府脱离实际、闭门决策、大包大揽、单向“输血”等做法,不仅严重削弱扶贫脱贫成效,也对政府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有鉴于此,各地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要发挥各个扶贫工作主体的能动性,形成优势互补和力量共济,另一方要引入第三方力量对减贫、脱贫成效开展评估,提高评估的专业性、客观性和社会认可度。
纠正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问题,必须依靠纪检监察、审计、媒体、群众等各方监督力量。要以党纪国法为准绳,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私分侵占扶贫资金和集体资金,以及在扶贫工作中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严厉打击扶贫工作中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一步促进监管细化和监管下沉,对县、乡、村三级扶贫资金使用等加大检查密度和监督力度;对扶贫工作中形式主义的典型案例要敢于曝光,露头就打,促进工作纪律严起来,工作作风实起来。能否在扶贫工作中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是对各级干部是否做到“三严三实”的一次大检验。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国的脱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精准”方略引领下的脱贫攻坚不断开创新局面,及时发现和坚决纠正扶贫领域中的形式主义问题,体现了我们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硬战的坚强决心和自律意识,只有严格落实中央要求,不断扎紧制度篱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寸功寸进,反对和摒弃一切的形式主义,我们才能收获这场硬战的最终全面胜利。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