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陕西黄龙:生态旅游助力脱贫攻坚 美景顶饭吃

2016年11月04日 07:33   来源:人民日报   王乐文 龚仕建

尧门河水库秋景如画。

黄龙核桃个大皮薄销路好,当地人吃上生态饭。

当地群众依靠好生态养殖七彩野山鸡。

神道岭景区层林尽染。陕西黄龙县委宣传部供图

  深秋的陕北高原,细雨连绵,如烟的轻雾流走在五彩斑斓的山间,恍若置身江南水乡。茂密的森林中传来一声声清脆的鸣叫,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在呼朋引伴。

  这里,便是位于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结合部的陕西黄龙县。

  简单“靠山吃山”曾让山林越砍越荒、日子越过越穷

  20年前,黄龙的农民守着青山绿水,却过着苦日子。“原因就在于‘靠山吃山’,当时只知道伐木、烧炭,山林是越砍越荒凉,日子越过越穷。”提起过去的日子,白马滩镇石门村村民许存学连连摇头。

  三岔镇李家塔村村民王长贵是黄龙县远近闻名的造林大户,从2010年开始,他个人承包土地,在3000多亩荒山荒坡上栽树近100万棵,通过验收2563亩,累计兑现造林补贴40多万元。“看到一片一片的山被我栽绿了,心里特别有成就感。”王长贵自豪地说。

  据黄龙县林业局局长李海东介绍,自2012年以来,黄龙县完成造林面积近3万公顷,完成各类绿化面积44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92%以上。2016年,黄龙县成功跻身“国家园林县城”行列。

  “我们叫停了刚刚投产的糠醛厂,就是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黄龙县县委书记任高飞告诉记者,不乱挖一棵树木,不破坏一寸绿地,不污染一片水源,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已经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

  利用资源发展生态经济,黄土高原养起了大闸蟹

  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黄龙,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被誉为陕北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动植物资源丰富,仅蜜源植物就达300多种。由于野生中蜂资源丰富,这也带动了黄龙的中蜂产业。

  提起中蜂养殖,石堡镇磊庄村贫困户李文聚的感受最深。他告诉记者,以前穷怕了,前两年尝试养蜂180多箱,由于中蜂养殖时间短、见效快,而且有企业帮助销售,现在他的生活越过越好了。

  “全县共发展养蜂户1620户,养殖中蜂8万箱,年可生产蜂蜜1200吨,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黄龙县养蜂试验站站长张冯斌说,黄龙县通过“园区+企业+贫困户”模式,提供技术资金扶持,鼓励贫困群众参与中蜂养殖。

  同时,凭借着优质的水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黄龙不少村民养上了大闸蟹。记者在石堡镇大闸蟹养殖示范基地见到养殖户张松海时,他正在吆喝着驱赶大闸蟹的天敌——白鹳。“基地今年新建5个养殖池塘共35亩,辐射带动养殖8户120亩。预计全镇出塘成品蟹4.2万只,收入168万元。”张松海说。

  “近年来,我们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寻求一条人与自然深度融合、生态与经济高度统一的发展之路。”任高飞说。

  黄土塬上的青山绿水,让很多家庭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如今的黄龙县,林草覆盖率高达92%。这样的好生态有什么用?黄龙人会很自豪地回答你:美景能顶饭吃。

  好山水不仅能养蜂养蟹,而且是开发生态旅游的绝佳条件。记者在白马滩镇看到,正是利用黄土塬上罕见的青山绿水,近年来许多群众办农家乐、家庭旅店,开旅游观光车,卖核桃、蜂蜜,做导游,很多家庭都吃上了“生态旅游饭”。“目前,全镇餐饮、住宿、交通服务、农产品经销等行业从业人员达300多人,生态旅游的发展让全镇人均年增收1300多元。”白马滩镇党委书记朱宏涛说。

  据任高飞介绍,为了加快生态旅游发展,该县全面实施城区公园、机关院落、居民小区等区域的绿化,沿5条过境公路两侧大规模栽植彩叶树种、景观花卉和彩叶经济作物,营造了10余处园艺景观,全面提升绿化水平和景观效果,构建山上有树、树下有花、全域皆游的新黄龙。近5年来,黄龙县生态旅游承载力不断增强,累计接待游客27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68亿元。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