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哈尼梯田如诗如画 保护与开发相得益彰

2016年09月14日 07:38   来源:人民日报   杨文明

  自家稻谷还没熟,李正福就已开始为收割忙碌。9月13日晚上7时,刚回到家的李正福就直呼:“忙得很!”

  元阳梯田农民李正福,是地地道道的哈尼汉子。云南元阳县的哈尼梯田因海拔不同,稻谷也是从低处熟到高处,按照哈尼人传统,各家都会互相帮着收稻谷。

  不光看产量,种啥得算经济和生态账

  李正福家种着三亩红米。论产量,白米亩产要高于红米。

  “不能光看产量,种啥得算经济和生态账。”李正福说,近年来随着哈尼梯田知名度的提升,红米的价格噌噌往上涨,已经从原来的每公斤5元涨到十几二十元,在北京等大城市,精包装的红米甚至卖到了每公斤100元以上。

  有人问,梯田红米,缘何价高?栽种于海拔1400—1800米之间的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基因多样性指数是现代改良品种的3倍,每年只能种一季,生长周期长、产量低,高价也有高价的理。

  “再说,不能光算自家小账,还得考虑咱们梯田的大账。”李正福告诉记者,红米是当地的传统品种,种红米不光是本经济账,还有文化账在里面,“外面都种白米,不差咱梯田。红米收获的季节,放眼过去格外好看!”

  虽然都种红米,可具体种啥品种也有讲究。李正福说,当地最早的红米主要有俩品种,一种软红米、一种硬红米,营养都丰富,可前者口感更好点、后者产量略高,“从前不够吃,硬红米种得多一点;后来不差米,软红米更多一些”。

  最近几年,李正福又改种了红糯米,“虽然产量低了点,可是口感更好,价钱是普通红米的两倍,还更容易卖”。

  上面种米,底下也不能荒着。哈尼人家的稻田鱼,那味道可鲜得很,一年收入也有个三四千,“打了农药养不了鱼,下面养鱼也是上面红米的广告。”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实际上,红河哈尼梯田虽以梯田命名,但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靠的却是整个梯田体系。在梯田每一个村寨的上方,必然矗立着茂密的森林,涵养梯田水源;村寨下方层层相叠的千百级梯田,则为哈尼人生存发展提供食粮。因“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的农业生态系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2013年6月,哈尼梯田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目录。

  大者有数亩、小者仅簸箕大,元阳梯田延续已逾千年。经过千百年的生产实践,这里形成了以山顶的森林、山间的河流、山腰的村寨和山下的梯田“四素同构”的独特景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杰作,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岭雕刻”。

  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不少人转行开起了农家乐,同时,还有不少农民外出打工。一边是旅游收益见效快,一边是种田收入低,哈尼人会不会不再种地?

  “按我们哈尼人传统,祭祀祖先要用自家稻谷,从市场上买来的、别家借来的,祖先是不收的!”当地政府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这事儿大可放心。

  不愁吃了,也得住好。当地政府出台政策补助、引导村民翻建新房,可有一条:墙体得是土黄色、屋顶还得覆盖茅草,整体风格得是传统“蘑菇房”,不能破坏梯田景致。

  通过市场与政府之手,梯田、森林和水系得到长久保护

  不同季节,梯田有不同景色。

  春季的光、冬季的雾,还有秋季的参与度,梯田每年都吸引着近百万游客。对游客来说,与哈尼人家一起体验秋收,又或者去稻田抓些稻田鱼和泥鳅,别有一番情趣。李正福说,梯田风景醉游人,一年农家乐吃饭、住宿就能挣个七八万,“没搞旅游之前,一年也就攒个六七千”。

  李正福卖米,不需要吆喝。“自己开着农家乐,光来的游客就买个精光,不够卖了还得去邻居家收米。”他说。

  不是家家都有农家乐,普通农家的红米怎么卖往市场?元阳县政府引导农户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和鼓励农民种植红米,如今,全县红米种植面积超过9万亩。

  当地政府还大力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替代对生活用薪柴的需求,使得哈尼梯田、森林和水系得到长久保护。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