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精准发力啃下“硬骨头”——党代表热议脱贫攻坚

2016年11月03日 10:28   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精准发力啃下“硬骨头”——党代表热议脱贫攻坚)

  这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到5年时间,山西省仍有232万贫困人口。

  这是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到2020年确保稳定实现232万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与全省同步小康。

  号角吹响,决胜在即。在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代表们热议扶贫,把脉扶贫,共识更加凝聚、思路更加清晰,就是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落实责任是决胜保障

  脱贫攻坚,靠的是意志力,拼的是执行力。没有迎难而上、志在必得的决心和干劲,就会在硬骨头面前产生畏难情绪。

  “领导责任是决胜保证。”省党代表、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在讨论时说,实践中做得好的地方,根本的经验是领导责任压得实、扛得好。而一些地方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领导责任没压实。近一段时间以来,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突出强调盯住问题,五级书记真正扛起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聚焦短板,集中开展督导落实专项行动,特别是通过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感,提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强化帮扶工作的精准度,提升广大群众的满意度,褒奖脱贫攻坚的成就感,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以考核为“指挥棒”,督查巡查为着力点,推进脱贫攻坚超常规举措落地生根。

  吕梁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的市,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省党代表、吕梁市市长王立伟认为,报告提出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对吕梁贯彻落实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全面深入具体地从精与准、帮与扶上做实做细。报告提出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对贫困县扶贫工作实行责任制“双签”,抓住了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我们要聚焦责任,在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见效上下功夫。

  精准方略是攻坚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成为一切扶贫工作的核心要求。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也在精准。

  “精准方略是攻坚关键。”刘志杰表示,当前最重要的是深化各级领导干部对精准方略的思想认识,以思想的自觉推动精准的落实。正如报告中所说,坚决把精准方略落实到识贫、扶贫、脱贫各个环节,做到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实化,政策措施到村到户到人。

  “新时期脱贫攻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 精准 。”王立伟说,精,就是精细和精确,要求帮扶措施和帮扶工作要因地制宜、因户因人施策。准,就是准确,要求靶向对准,对症下药,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精是路径、是方法,准是目的、是成效。“六个精准”是脱贫攻坚的新“量尺”,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要从以往的思维习惯中解放出来,切实研究出有效的方法路径。

  省党代表、阳高县县委书记冯晓雷认为,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精准扶贫的前提。为此,阳高县坚持“看、算、评、亮、定”五步环环相扣,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把好“进口关”。根据《山西省贫困退出实施办法》,配套制定了贫困村、贫困户退出标准,制定完善了“一核、二看、三查、四评议、五公示”的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办法,把好“出口关”。

  内生动力是脱贫根本

  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激发贫困地区脱贫的内生动力,形成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的互动机制。

  贫困是一种可逆状态。通过外力可以较快改变贫困,但仅仅依靠外力会强化依赖性。刘志杰认为,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就是要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艰苦奋斗,久久为功;要扶贫、扶志、扶智一起抓,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志想做、有事可做、有技会做、有钱能做、有人帮做,让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居有所安、难有所帮。

  “仅仅靠 扶 是不够的,没有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即便 扶 起来也会倒下去。”王立伟表示,当前有不少贫困户“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本来应该是大家来“扶一把”,但很多群众却要让大家“抬上走”,工作中一定要激发和唤起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让他们立起来、干起来、富起来。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冯晓雷说,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首先是要摆脱头脑中的贫困,打破“思想桎梏”,拔掉“思想穷根”。在实践中,我们通过思想动员、情感联络、政策宣讲、商榷脱贫计划、措施帮扶“五到户”具体策略,全力调动帮扶对象思富致富的积极性、能动性。

  本报记者 赵建军

  链 接

  窦兴华代表

  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

  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是贫困地区老百姓的强烈愿望。发展好农村的特色产业,极为重要。在吉县,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全县依靠苹果产业实现了“四个80%以上”:即80%以上的行政村是苹果专业村;80%以上的农民从事果业生产;苹果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80%以上;农民年均纯收入的80%以上来自苹果。

  去年至今,苹果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不高,销售成为难题,需要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撑,为发展苹果产业提供资金、人力和技术支持。同时依靠互助组、合作社的形式,形成规模经营,增加苹果销售的话语权,打造品质好、信誉高、叫得响的苹果品牌。通过发展苹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本报记者 张临山

  王宝仓代表

  金融创新助力精准扶贫

  报告中提出“引导金融资金投入脱贫攻坚”,作为农信战线的代表深感责任重大。全省农信社作为支持三农、服务小微、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多年来,依托农信强农兴社金融普惠工程、金融富民扶贫工程等,创新担保方式,扩大抵押范围,降低贷款门槛,助力全省脱贫攻坚。今年,省农信社又建立了制定专项规划、打造专业队伍、单列专项规模、开发专门产品、提供专优利率、建立专门档案、实施专项考核“七专”工作机制。

  下一步,忻州联社将围绕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发展规划、贫困群众个性化需求,瞄准对象、突出重点、精准对接,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提供精准优质的金融服务、量身设计的金融产品,不断提高金融扶贫成效。

  本报记者 赵建军

  张强代表

  以铁的纪律抓好扶贫工作

  报告指出,没有农村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要把脱贫攻坚摆在全省工作突出位置,贫困地区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对扶贫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从目前的工作来看,我们做的各项工作还有很大差距。

  今后,我们要以铁的纪律抓好扶贫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从人员组织、政策宣传、产业落地、农民组织等方面找问题、找差距,对照各项目标,按照省党代会的部署把每一项具体工作进一步落实到位。同时,还要积极谋划好产业扶贫的规划,用产业、用政策带动广大贫困群众,通过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坚决按期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脱贫攻坚的各项目标任务。

  本报记者 杨文

  王锋松代表

  教育扶贫更应重视精神扶贫

  教育扶贫是中央实施的扶贫“五个一批”工程之一。此次会议的报告中提出,要加大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教育投入和资源倾斜力度。契合中央精神,符合山西实际。

  作为贫困地区教育战线的党员,建议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更加重视教育扶贫。在实践过程中,对贫困地区学校的硬件扶持已经做得较好,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对贫困生的资助渠道增多、金额增加且覆盖面更广。下一步,更应重视对贫困地区学生的精神扶贫、思想扶贫,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更多关爱农村贫困家庭孩子、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强化农村家庭教育意识,鼓励亲情陪伴,从法律层面、制度层面予以保障。

  本报记者 刘宇

  (原标题:精准发力啃下“硬骨头”——党代表热议脱贫攻坚)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