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转一遍,最穷黄河滩”正在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富足祥和的景象。杨晓燕摄
原阳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力铭走访贫困户。杨晓燕摄
企业建到村头,农民张菊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高工资,不耽误照顾孩子、伺候公婆,农忙还能调休。赵同增摄
看着丰收的晚秋黄梨,黑石村群众李书勤喜上眉梢。杨晓燕摄
核心提示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黄河滩区占了3个“全省之最”:跨度最长、面积最大、滩区人口最多,滩区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县111个重点扶贫村,89个就位于黄河滩区——河南的穷根扎在“三山一滩”,原阳2002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县,穷根就深深扎在黄河滩里,因“滩”致贫、穷根难拔。
今年以来,原阳县把脱贫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明确提出了“一切为了脱贫、一切围绕脱贫、一切服务脱贫、一切服从脱贫”的工作理念和“围绕脱贫,培育产业,发展经济”的工作思路,举全县之力加以推进,并向省委、新乡市委立下“军令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役,2018年脱贫摘帽,2019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十月晚秋,记者再次到原阳滩区,顺黄河大堤缓缓而行,只见处处枝繁叶茂、牛羊成群、瓜果飘香、鱼儿满塘……“原阳转一遍,最穷黄河滩”正在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富足祥和的景象!
靠产业促脱贫,原阳县把原来最穷的滩区变成了就业、兴业、创业的“乐土”,滩区的农民、干部、企业家和企业员工,说起身边的变化,纷纷竖起大拇指,笑得乐开了花。
1
就业“乐土”,家门口挣上“高工资”
10月30日早上,韩董庄镇府庄村34岁的农民张菊,和往常一样吃过早饭,收拾好家务,安顿好孩子,骑上电动车5分钟就到了村头的企业威尔逊汽车座垫厂,干净利落地坐到自己工位上,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靠着这一台缝纫机,张菊每月平均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企业负责人马英用非常满意的口吻告诉记者,3年前她在府庄村投资建厂,张菊成为新厂区的“元老”,手脚麻利还有缝纫基础,经过简单培训后就成为公司的“台柱子”,负责加工坐垫的最后一道缝边工序,目前在流水线上的地位“无可取代”。
胜任工作,收入颇丰,老板欣赏……张菊对目前的工作、生活状况非常满意。
在此之前,张菊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孩子年幼,父母公婆都已60多岁,一家人的经济来源只有几亩薄田和丈夫在郑州打工的收入,生活过得捉襟见肘:“企业建到村头,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高工资,不耽误照顾孩子、伺候公婆,农忙还能调休,俺滩区农民真有福!”
府庄村党支部书记邢小峰说,镇上在府庄村规划了农民创业园,给出优惠政策,吸引威尔逊座垫厂、九盛堂兽药等4家郑州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渡河发展,再加上村里原有的个体户、小作坊,优先录用贫困群众上岗,提供400多个就业岗位,帮助他们通过就业迅速脱贫。
承接郑州产业转移,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府庄村是原阳县的一个缩影。
原阳依托区位交通、黄河文化和生态农业优势,强化率先意识,主动谋划并启动了郑新融合发展实验区、新乡沿黄经济带核心区和中原城市群最具魅力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规划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和载体平台建设,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特别是郑州的产业溢出,以河南万向制动器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及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以中央厨房产业园为引擎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河南川渝金祥家具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家具生产产业集群,累计入驻规模以上企业183家,就业人口达到3万人。
产业发展,群众有活干。目前原阳全县常年务工经商人员约10万人,年收入30亿元以上,其中贫困人口占15%,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2
兴业“乐土”,在滩区迎来连连“财”运
2014年年底开工建设的河南餐饮中央厨房产业园项目,如今进展顺利,一期进驻的36家知名餐饮和食品企业,澳门豆捞、福状元粥、姐弟俩土豆粉、阿利茄汁面……已有十几家陆续投产运营。
中央厨房产业园总经理胡建强说:“我们和原阳县的合作非常愉快,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在不断取得突破。”
据胡建强介绍,去年6月,中央厨房的“副产品”电商项目“莲菜网”正式上线,客户通过该平台轻点鼠标下单订购,中央厨房集中大宗采买,再按照订单分送到各个餐饮企业——此举减少了菜品购买的中间环节,通过源头控制保证了菜品质量,得到了广大餐饮企业的欢迎和支持。
经过半年的发展,到今年年初,“莲菜网”从第一天的14单业务、3200元订单,发展到日均850单业务、42万元订单,但“烦恼”也接踵而至,原来的蔬菜基地逐渐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莲菜网”不得不酌情“限购”,放慢发展脚步。
“郭书记给我解了这个难题!”胡建强动情地说,春节期间,原阳县委书记郭力铭专门到企业拜年走访,听了胡建强的困扰现场“支招”,建议他在黄河滩区流转土地发展订单种植,县里将对此全力支持。
胡建强拍案叫绝,黄河滩区生态良好,最适宜种植蔬菜瓜果、养殖牛羊鱼蟹,源头可控制,食品安全有保证;黄河滩区距郑州仅一河之隔,交通便利,可以节约运输成本;黄河滩区贫困人口集中,企业在此投资发展,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是变相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也是在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一个妙招,一举三得,三方共赢!”
春节过后,胡建强就与太平镇水牛赵村签订了2000亩的订购协议,并向农民预付105元/亩的种植费用,缓解农民种田的资金压力。目前,2000亩正宗“原阳大米”丰收在望,“莲菜网”上众多餐饮企业早早就把85万公斤的大米预订一空,中央厨房将以高于市场0.3元/公斤的价格进行收购,让农民亩均增收近150元。
和水牛赵村的成功合作,让胡建强对在黄河滩区的投资发展充满了信心,目前正在和滩区沿线的6个乡镇签订种植合同,靳堂乡郝庵村300亩订单用来种植茄果类蔬菜,陡门乡回湾村200亩大蒜,蒋庄乡、韩董庄镇、官厂乡成为西红柿基地……订单面积不低于5000亩。
“3年内发展订单面积超过5万亩,要把原阳打造成‘净菜之乡’,把滩区主干道62公里长幸福路,打造成宽5公里的经济长廊、生态长廊、观光长廊、致富长廊,让农民每亩地净利润达5000元以上!”胡建强说,到时候中央厨房项目、“莲菜网”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前景与“钱景”都不可限量。
3
创业“乐土”,为农民铺就“两条路”
4年前,陡门乡黑石村没有出滩公路,灌溉设施不足,紧邻黄河河道却只能“望天收”,是最典型的滩区贫困村。
10月25日,记者来到黑石村,看到这里的2500亩晚秋黄梨已经完全成熟,沉甸甸的梨子把梨树压弯了腰。58岁的农民李书勤高兴得咧嘴直笑:“每亩产量接近5000公斤,再加上套种的花生,今年秋天每亩地效益能超过1万元!”
陡门乡党委书记张明放说,4年来,县里加大对滩区的投入力度,着力改善滩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灌溉有渠、排水有沟,为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创造了条件;为滩区村村修通水泥路,宽阔的公路一直通到高速、通到县城,打通了出滩通道。
梨园丰收之前,县、乡、村三级联动,结合农民合作社,共同为农产品找出路。不久前,乡政府在网上联系了上海的客商,订购了1000箱共计5000公斤黄梨,但因为当时梨子还没有大面积成熟,最后只供货500箱。
“我们还在跟电商平台‘莲菜网’积极对接,相信梨子的销路不成问题。”张明放说,有了出滩公路,又有了农产品销路,“两条路”既是滩区农民的致富路,也是创业路。
如今,陡门乡很多村都像黑石村一样,开始发展特殊种植、养殖,黑圪垱村种起千亩雪桃,三官庙村的葡萄挂满枝头,赵庄的600头奶牛吃得是滩区草、产得是“生态奶”……
据了解,近几年原阳县抓产业、谋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接连取得突破,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4.9亿元,较2010年年均增长6.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306元,年均增长8.5%;地方财政预算收入达到6.52亿元,年均增长26.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5.2亿元,增幅35.8%,居七县(市)第1位。
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让原阳有能力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民生支出累计达到45亿元,占财政支出79%以上,这些资金优先用于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县财政每年拿出不低于2500万元作为扶贫专项基金,重点用于贫困乡镇产业发展。
县人社局小额贷款担保中心针对贫困地区的种植、养殖大户发放优惠贷款8000万元以上;财政、扶贫等部门积极探索贷款风险补偿金免抵押、免担保扶贫贷款,根据有关政策对扶贫人口贷款进行贴息。全县目前成立农民合作社1089家、土地流转34万亩,带动22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建设博浪沙森林公园、格林湾影视基地和黄河稻夫克鲁曼农庄,总投资20亿元,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建设水牛赵都市人的一亩三分地,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