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云南寻甸:开发红色旅游 贫穷山坳变美丽乡村

2016年10月16日 10:2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达

  上午10时,从省城昆明和周边县市开来的旅游大巴陆续停在寻甸县柯渡镇丹桂村村口。这个因中央红军长征期间短暂停留而闻名的小山村正在凭借红色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慕名前来的游人纷纷在写有“丹桂红军村”的入口处合影留念,随后进入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参观。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纪念馆陈列着众多实物和图片,为参观者还原了80多年前的长征故事。

  据记载,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二占遵义、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调出滇军,乘云南空虚之际,于1935年4月22日进入云南。4月30日,中央军委纵队进驻柯渡,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领导均在柯渡丹桂村住宿,对抢渡金沙江作了具体部署。

  依据中央领导在这个小山村中作出的决策,中央军委纵队和一、三、五、九军团于1935年5月2日至9日渡过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被刘伯承评价为“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80多年后,红军在丹桂村留下的故事仍然在村民中口口相传。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背景下,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也开始为村民带来经济收益。

  据寻甸县委副书记杨蜀军介绍,2014年,丹桂村开始开展以红色旅游为主的美丽乡村建设,并被列入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总投资1113.65万元。

  依托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丹桂村进行了一系列规划与改造。如今,走在丹桂村的街道上,硬化的路面宽阔整洁,路边建起一座座二层小楼,新种植的桂花树庭院飘香。参观完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的游人可以在桂花树下休息,中午在干净卫生的农家乐品尝当地美食。

  和丹桂村一样,柯渡镇大多数村庄的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寻甸县宣传部副部长马媛琳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当地村民在建设中十分注意保护红军长征时留下的印记,“反映了老乡们对红军的深厚感情”。

  在不远处的回辉村,一条褪色的标语吸引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的注意——“红军绝对保护回家工农群众利益”。“回家指的是回族。”马媛琳解释说,“这条标语背后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1935年4月30日,红军长征进入回族聚居的回辉村,炊事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途中打土豪得来的火腿拿到清真寺准备做饭,这个不经意的行为引起了回民群众和阿訇的不满。

  总司令朱德听说后,立即赶到清真寺向回民首领表示歉意,并让宣传员写下这条标语。在回辉村停留期间,红军的言行感动了很多回民,在后来国民党军队的搜查中,老阿訇和回族群众冒着生命危险,砍来烧柴遮住墙壁,才把这条标语保存下来。

  除了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位于先锋镇的六甲之战纪念塔也是游客感受红色记忆的重要地点。它真实地记载了1936年红二、六军团在这里与滇军英勇战斗的事迹。

  1936年4月4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等同志率领的红二、六军团长征进入寻甸县,准备抢渡金沙江北上。为打破滇军阻击,保证全军顺利渡过金沙江,二军团六师十七、十八团和五师十四团在六甲一带与滇军展开激战,共歼敌400人,我军伤亡200余人,有力地掩护了主力部队。

  据马媛琳介绍,由于纪念塔原址属滑坡地带,且所处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便,寻甸县于2011年将六甲之战纪念塔整体搬迁至六甲阻击战原址——石门坎。除了纪念塔,寻甸县还修建了一座体量较大的红军烈士墓,新建了红军纪念墙,并在石门坎南面岩石上雕刻了摩崖石刻。

  “搬迁后的六甲之战纪念塔交通便利,设计更加合理,更有利于人民群众及广大青少年参观、瞻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马媛琳说。

  1935年4月、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两次经过寻甸,播下革命火种,留下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如今,随着这些红色资源得到重视与开发,红色旅游正在让这里的贫穷山坳变成美丽乡村。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