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为农村孩子打开一扇未来之窗——贵州毕节推进职教建设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16年10月12日 11:23   来源:贵州日报   王雨 罗露

  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让毕节市更多的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子有了进入校园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也为他们的未来打开一扇窗。图为毕节工校技能大赛。   本报记者 王雨 实习生 罗露

  秋高气爽,在毕节市双山职教城内,机器轰鸣,建筑工人们正抓紧施工;在各院校的新校区内,一排排色彩鲜明的校舍鳞次栉比,庄重气派,学子们三五成群,或笑语融融穿行在整洁的校园内,或凝神静气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到目前为止,双山职教城已入驻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节市财贸学校、毕节地区体育职业学校、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市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毕节市工业学校等共6所职业院校,入住学生3.5万人,初步形成了文理兼顾,文教卫并重的专业格局。

  随着各所院校建设的加快,毕节市双山职教城吹响了加速推进的号角,规划蓝图渐变美好现实,毕节市双山职教城也将成为脱贫致富、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引擎。

  “职城互动”,绘制职教新篇章

  为推动毕节试验区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大区转变,释放人口红利,2009年毕节市做出决定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突破口,举全市之力建设职教城,力图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技能性人才,助力试验区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 

  职教城建设规模为7.6万人,计划校舍建设投资23.36亿元,含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近60亿元。为此,毕节市采取了“一个主体”即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四个一点”即学校自筹一点、企业垫资一点、上级争取一点、银行贷款一点的融资办法来破解资金难题,使得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改变,“一体两翼多节点”的职业教育空间布局基本形成。

  2015年,双山职教城一期工程84万平方米的校舍建设基本完工,6所公办职业院校3.5万人全部入驻。而入驻院校位于老城区的校址,全部用于举办基础教育以解决各学段大班额和校点的均衡布局。

  据介绍,建成后的职教城与双山高新技术开发区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不断增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从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的发展转型为职业教育引领产业的发展,引领高科技、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产业落户工业园区,形成了“产—学—研”的良性发展势头,为地方经济调结构、稳增长做出贡献。

  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

  何志富是毕节职业技术学院2016届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去年10月他向学校提出大学生自主创业申请发展雏鸡养殖。他与另一名同学每人出资1000元作为起步资金,学校扶持5000元创业资助金。在老师的指导下,存栏量由创业伊始的400羽发展到现在的4000多羽,到目前共出栏10000羽,获利10万余元。

  “以前家里养鸡,只随便喂点食,成活率不高、容易生病,我们用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科学养鸡,成活率在95%以上,品质也很稳定。”何志富告诉记者,如果市场前景好他们还要继续扩大规模。

  “拔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贫困地区的根本出路在教育。而职业教育的扶贫功能是最直接、最明显、最快捷的。毕节市以“宣传动员,做到目标及任务精准;调查摸底,做到对象及需求精准;因人施策,做到教育或培训精准;跟踪服务,做到管理指导精准”为抓手,着力实现职教扶贫。

  通过“十二五”特别是教育“9+3”计划,毕节市职业教育在办学条件、师资建设、规范办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市职业院校生均校舍面积、专业师资、在校生规模和生均设备值均比2010年翻了一番。目前,毕节市现有各类职业学校20所,在校生10万余人。其中,应用型本科1所、高职高专4所、中等职业学校15所。

  与此同时,通过由中央统战部、中华职教社牵头实施的“同心温暖工程·毕节项目”,先后动员14个省市、32所优质职业院校与毕节市17所院校合作,截至2015年年底,累计招生1.3万人,投入资金6624万元,其中9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家庭。

  据统计,在“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有30余万人接受职业教育,其中24.58万人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带动93.45万贫困人口有效脱贫,实现了“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目标。

  精准资助全覆盖,雪中送炭暖人心

  24岁的张金虽然穿的是童装,但衣服还是显得有些肥大,她是侏儒症患者,身高1米出头。

  张金家住毕节市大方县羊场镇新田村,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虽然贫困,但倔强的张金从来没向命运低过头。

  2011年,经大方县残联推荐,张金进入毕节市技术学院接受中职教育,本来家里人想读完中职就让她回家里帮忙,但张金以全县最高分的成绩考入高职,就读毕节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财务管理班。

  “当时县教育局给了我6000元奖学金,大一就靠这笔钱过来了”,张金说,自己是学校里的一档特困生,除了在校一切费用全免之外,每年还会有3500元的助学金,这些钱会打给家里补贴家用。

  “大二下学期,爸爸查出口腔癌,两个疗程的治疗花了13万,亲戚邻居能借的都借了,但还是差一些”,张金说,当时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自发捐了3万多块钱,是他们的关心和鼓励,给了她生活下去的勇气。

  离毕业还有三个月的时间,现在的张金每天都在计算机房里练习做PPT、做表格,“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不让关心我的人失望”。

  在问及未来有什么打算时,张金充满了自信,“去年我拿到了会计从业资格证,毕业之后我打算找份相关的工作。”

  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通过国家资助政策和贵州省精准扶贫免补政策的全覆盖,更多像张金这样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得以走进校园学习并顺利完成各阶段学业。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毕节市免学费惠及中职学生17.36万人次,受助资金1.3亿余元,覆盖率达100%;助学金惠及中职学生11.88万人次,受助资金达1.19亿元,覆盖率90%以上。

  贫困家庭的孩子最缺少的就是自信,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毕节市不少学校发起了“精准扶贫爱心换信心”的倡议,制定贫困学生学业成长的个性化帮扶措施,确保贫困学生行为养成、学业成长有目标、有措施、有结果。精神的抚慰、物质的扶助,使得更多的贫困学生身心健康、成才成功。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