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帮村民卖葡萄的省派驻村书记

2016年10月12日 10:46   来源:福建日报   

  村里的葡萄开始采摘后,姚良光一直都很忙。白天,他要挨家挨户通知种植户精心采摘;傍晚,他又要去查看葡萄分拣、装箱、起运。“订购的葡萄都要及时送上门。”他说。

  2014年4月,姚良光从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派来到省级贫困村、老区村的霞浦县崇儒畲族乡濂溪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山村贫困的面貌,令他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

  偏僻的濂溪村,也有“出彩”的东西,那就是村中早些年种植的100多亩高山晚熟高优葡萄,因适宜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而个大、肉嫩、特甜,质优上乘,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村中的葡萄虽好,但一直都是各自种植经营,没能规范运作,质量产量和销售都受限,乡亲们增产却难增收。”濂溪村党支书林忠说,姚书记来村后,帮助村里成立了主营葡萄的好利多农业专业合作社,对全村葡萄从种植到销售,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村葡萄种植技术员、种植大户罗淑贵说:“姚书记的要求很严,不让使用任何催熟剂、膨大剂。”

  姚良光还帮助村里争取到10万元资金,推广葡萄大棚种植。

  经过科学种植的葡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销路依然不畅,种植户无奈,姚良光更焦急。

  “以前葡萄采摘后,几乎都是自己手提肩挑四处散卖,经常是上午每斤十多元,到了下午就只剩两三元。”种植户邓盛贵说。

  如何解决村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姚良光颇费了一番心思。

  “葡萄滞销的主要原因,是销售信息闭塞,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姚良光说,我们一边充分利用网络、微信、QQ等新媒体宣传推介濂溪葡萄,一边发动亲朋好友订购村中的葡萄,通过亲朋好友间的连锁效应,扩大销售规模。

  为了让客户真切感受村中葡萄的优质,回到省城的姚良光,骑上家中那辆破旧的“电驴子”,进小区、跑单位、上企业,只要有熟人的地方,他都不放过。

  见面后,送上一串清甜的葡萄,让人家品尝后,再不厌其烦地反复推介,直到拿到定购数,才离去。

  “去年,靠这种直销的办法,第一天就卖出了200多箱,很快又新接了236箱的订单。”说起首次销售经历,姚良光眼光泛亮。“除了福州,我还跑到连江、莆田等地亲戚家,发动他们帮助销售。”

  订单拿到后,姚良光随即通知村里采摘,紧接着分拣、装箱、启运。“凌晨时分,从霞浦城关出发,天亮后到达福州,再一家家送上门。”林忠说。

  “去年,我们仅直销,就卖出8000多箱。”姚良光说:“全村葡萄增收18万元,种植户每户增收1.5万元,是种植葡萄以来,收入最多的一年。”

  但一个葡萄销售季节下来,姚良光整整瘦了13斤。

  “如果没有姚书记带着大伙帮着卖,像我这样无依无靠的,即使葡萄收成再好,也难卖个好价钱。”65岁的五保户郑进群说,去年和今年,他种的3亩多,不仅卖得快,而且价钱高。

  “今年,村里的葡萄增产,产量达到6万公斤,纯产值60多万元。”姚良光说,直销仍然在做,但主要靠网购,基本卖完了。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