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树华本报通讯员徐春浩
国家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我国设立“扶贫日”主要目的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核心内容是学习身边榜样,宣传凡人善举,动员广泛参与,培育良好风尚。
9月5日,河南理工大学为博爱县南朱营村捐助5万元慈善扶贫基金,用于救助22户贫困家庭;7月19日,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宣讲团”为南朱营村送来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相声、双簧、朗诵、舞蹈等文艺节目,在寓教于乐中引导基层党员、群众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强大思想武器;6月29日,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免费体检及健康咨询活动在南朱营村举行,医院专家耐心细致地为村民们检查身体、普及健康知识,帮助村民提高卫生意识、养成良好习惯,为村民健康筑起一道“防护墙”……这一桩桩、一件件急群众所急、做群众所想的帮扶工作,让南朱营村村民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关爱与温暖。
“只要贫困村民有需要,我们就一定尽全力做到!”河南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驻博爱县南朱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昊在采访中说,“近年来,为积极推进党中央、河南省委‘精准扶贫’战略实施,河南理工大学结合学校优势和贫困地区实际,多方面助力贫困村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力地助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为甄别贫困户并为其找到合适的致富渠道,陈昊经常深入到农户家中走访,通过实地察看村民住房好不好、收入稳不稳、劳动力强不强、负担重不重、积累多不多和交通畅不畅等,把村里的贫困人员、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得清清楚楚,“量身定做”确定了南朱营村脱贫致富的工作思路:发挥四个优势、采取四种措施、确保一个目标。
发挥四个优势,就是着重发挥好南朱营村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传统优势、政策优势。南朱营村东邻长济和焦温高速,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农产品进城和村民外出务工,也便于建设农业生态观光园区。村里现有耕地1850亩,人均1.4亩,土地肥沃、连片,水利设施完备,便于耕作,具备很好的土地资源优势。村民多年从事农业生产,有较好的农业种植习惯和种植技术,村里种植的西瓜在周边小有名气。各级党委政府给南朱营村很多优惠政策,并下拨专项资金,支持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户到户增收。
立足四个优势,陈昊带领村委班子采取“产业提升、技能培训、村企联动、政策兜底”四项措施,确立了“2017年南朱营村贫困户全部脱贫,稳定实现扶贫对象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同步小康征途中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奋斗目标。
在产业提升上,陈昊积极帮助村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土地附加值,走特色农业发展道路。为此,陈昊带领村民们考察了博爱县孝敬镇有机蔬菜种植园、绿色蔬菜批发市场和沁阳市紫陵万亩果园,参观了山东青州映霜红种植家庭农场等并邀请农业专家到村作报告,帮助村民特别是贫困户提升种植水平,努力把该村打造成有机果蔬生产基地和观光采摘园区。
致力于办好惠民实事,陈昊2015年申报了通村公路项目资金近20万元,对村文化东、西路面进行了硬化;2016年申报了“整村推进”基础设施项目资金80余万元,用于村内组组通、户户通道路硬化,并种植绿化树木400多棵。此外,陈昊还计划筹资26万余元建设一处占地约2000m2的村民休闲文化广场,打造一处凝聚村民的精神家园,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给村民提供一个休闲、健身、娱乐的活动场所。
积极发挥河南理工大学“智库”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变“输血”为“造血”,帮助村里建设“村淘”服务站。充分发挥“互联网+特色农业”的组合优势,使原本闭塞的乡村贫困户摘掉贫困帽,成为致富能手。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