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枣庄市台儿庄:1.4万贫困农民家门口就业脱贫

2016年10月08日 10:52   来源:大众日报   张环泽

  ◆台儿庄村村建有扶贫加工车间◆来料加工业脱贫贡献率66%以上

  □ 本报记者 张环泽 

  本报通讯员 谢美慈

  金秋九月,暑气未尽。喝着浓茶,吹着风扇,71岁的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欢堆村村民王学贵坐在沙发上飞针走线,不到半小时,3片散件合扰成精致的女式装饰手包。

  9年前,王学贵因车祸致左腿残疾,老两口靠种二亩半地生活,家庭比较贫困,买盐打油靠女儿接济,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肉。尽管腿脚不便,但王学贵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针线。

  年初,王学贵的机会来了。30岁的台儿庄青年黄飞创办了立格箱包厂,在大北洛村开办了加工点。镇扶贫办牵线搭桥,王学贵瞧了两眼便上手了。黄飞告诉记者,王大爷手艺还真行,我这些手工包,一共四道工序,他负责最后、也是最复杂的合包,加工费也给得最高。

  王学贵每天能缝制10来个箱包,平均每月挣加工费接近1000块。他很喜欢这份新工作:“不用出力流汗,喝着茶在家里就把钱挣了,农忙时还不耽误种庄稼”。

  区委书记王广金告诉记者,王学贵的故事天天都在台儿庄农村上演。全区212个村(居)发展来料加工点612个,吸纳4.8万富余农民就业,年发放加工费3亿元,人均6000余元。累计带动1.4万余贫困农民脱贫,来料加工业脱贫贡献率达66%以上。

  台儿庄依托经纪人发展来料加工业,把村干部、务工返乡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贫困农户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培训技能,提供发展用地,给予创业信贷支持。仅去年以来,全区新建或协调场地40余处,发放贴息、低息贷款和各类扶持资金5000余万元,目前,全区累计培养来料加工经纪人612名,在46个贫困村设立加工点129个,发展饰品、勾包、中国结、服装、玩具等39类5000多个品种。

  7年前,黄飞到义乌掘金。两年后,他回乡同姐姐们一起创办来料加工厂。在镇里引导扶持下,黄飞开始尝试着自己设计,创立了“立格”品牌的箱包。3年多下来,立格箱包以新颖的款式、精致的做工被市场认可。他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开了家展示店,去年向中东地区出口椰壳、串珠、树脂等6种材料的上百种箱包近千万只。目前,立格在全区设立“加工车间”32个,带动附近农民就业3200余人,其中贫困户1000多人。

  据区农民就业办公室主任马明光介绍,区里积极引导支持经纪人由来料加工的贴牌生产向设计创造发展,变“义乌制造”为“台儿庄制造”。目前,像虎头鞋、柳编筐等40余种当地“非遗”产品被创造变身为工艺品,喜庆用品、玩具、饰品等70余种产品打上了“台儿庄”的LOGO。去年,自主来料加工产品销售额超过亿元。

  富康电子商务公司仓库堆满了打包好的快件,全天要发出4700多件。28岁的夹坊村村民满建伟,2年前从外地打工回家,与3位朋友合伙开办了电子商务公司,销售家乡的来料加工制品。目前已在淘宝、天猫等开办21家网店,今年上半年销售额3000万元,同比增幅30%多。富康吸纳村民就业60余人,其中贫困村民5人,每月收入1500多元。

  据介绍,区里积极推动来料加工和电商融合发展,组织经纪人、创业青年学习“互联网+”商业运营知识,到外地淘宝村参观学习,有200多名贫困农民实现网上创业,并形成了马兰街道彭楼村李海瑞工艺相框、涧头集镇徐氏中药香包、运河街道张亚亚草柳编等一批骨干电商。“互联网+来料加工”助推台儿庄加工业飞速膨胀,全区年网销额过百万元来料加工店达6家,其中2家过1000万元,扶贫乘势走上快车道。

  据区扶贫办主任孙玉平介绍,目前,台儿庄还有3317户7294名贫困人口,区里在实施精准扶贫中,其中46%没有劳动能力的由低保兜底脱贫,其他4000人大部分将通过来料加工业实现家门口就业脱贫。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