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如何在现存耕地30亩的村庄扶贫? 脱贫不靠“输血”靠“造血”

2016年09月22日 10:10   来源:南方日报   杨立轩

  崎沟村至今仍保留有不少传统潮汕民宅。

  设立至今仅13年的汕头市潮南区,是一个脱胎于农村的行政区。在汕头市37个被列入新时期精准扶贫省定重点帮扶村的名单中,潮南区就占到了17个,比例几乎接近一半。其中,潮南区两英镇崎沟村也是帮扶对象之一。

  依托于两英镇这个广东省针织专业镇的发展带动,崎沟村的“外貌”并不像其他贫困村一样落后——这是帮扶干部周史杰驻村的第一印象。

  但事实上,这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却十分微薄——2015年,崎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7179元。经摸查,帮扶单位汕头市财政局、汕头市气象局决定利用“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帮扶思路,依托村民自身技术优势“造血”,增强内在发展动力达到精准脱贫。

  ●文/图:南方日报汕头观察记者 杨立轩

  因地制宜增强“造血”功能

  两英镇崎沟村位于潮南区西南侧,现有546户、3391人,村辖区占地面积约0.6平方公里,现存耕地面积仅约30亩。历史上,这里的村民靠传统手工艺编制“斗笠”谋生,改革开放后,大多外出务工以及利用两英镇针织产业进行来料加工。

  这也是崎沟村村容村貌看似不那么落后的原因之一。但近年来,随着针织服装产业的整体形势下行,内外需求萎缩,部分依靠针织企业务工的贫困人员因此失去了收入来源。

  帮扶干部周史杰说,崎沟村现有相对贫困户50户267人,其中贫困人口中残疾人占7%,长期慢性病占13%,小学文化水平占42%,无劳动力的达到45%。此外,因为村内没有山地,没有自然水域,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01亩,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十分薄弱,目前还负债30万元。

  一边是村内自然条件先天不足,一边是大多数贫困村民掌握着“斗笠”编制和来料加工等手艺,崎沟村该如何进行精准扶贫?帮扶单位分析崎沟村致贫原因后,认为不能单纯“输血”,更应通过增强“造血”功能,因地制宜来帮助该村脱贫。“我们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措施,分步骤帮助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就业。”周史杰这样介绍。

  发挥村民手工优势帮扶就业

  “针对贫困户脱贫,我们制订了七种帮扶措施。”周史杰告诉记者,这些措施包括基本民生保障帮扶、劳动技能培训帮扶、教育助学帮扶、就业帮扶、“低保”政策性保障、危房改造帮扶和扶贫济困慰问帮扶,帮扶单位将根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以“一户一法”进行不同类型的脱贫计划。

  “比如劳动技能培训帮扶和就业帮扶,就是崎沟村‘造血’的主要手段。”周史杰说,崎沟村不少贫困人员都掌握着纺织手艺,这是他们的优势,帮扶单位为此利用村企业设立了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联系点,即扶贫车间,重点推荐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就业。与此同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组织他们参加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免费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家庭人员,积极组织创业技能培训,提升其创办电商、维修服务等创业就业技能,实现靠技能脱贫。

  对于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实,帮扶单位也以“造血”代替“输血”。按照计划,帮扶单位将帮助扩建村委所属崎沟村幼儿园的教学楼,对幼儿园资源进行整合提升,提高幼教水平,增加招生能力,预计完成后村集体每年可增收约20万元。此外,利用村空地建设快递集散中心帮扶点,建成后利用铺面出租,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的收入,同时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到帮扶点就业。

  “通过‘造血’,我们将在今年内完成20%的贫困户脱贫。”周史杰介绍,针对50户267人的贫困人员,帮扶单位计划按3年分批进行精准帮扶脱贫,其中2016年帮扶脱贫10户,2017年和2018年分别帮扶脱贫20户。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