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为了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他们扎根穷山僻壤

2016年09月09日 08:07   来源:四川日报   

  本报制图/朱濉

  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前夕,四川省集中表扬了400名优秀乡村教师,其中大多数来自扶贫攻坚一线——

  编者按

  教师是人生的筑梦者,是时代的筑梦人。三尺讲台,无悔奉献,青蓝相继、薪火相传。

  从崭露头角的青年,到华发满头的长者,总是以信念倾心浸染学生、以精神倾情熏陶学生、以学问倾力教导学生。

  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把最高的礼赞献给光荣而伟大的人民教师今天

  ,请随本报记者去认识一些四川教师的代表:有扎根基层、助力扶贫一线的乡村教师,有师德高尚、无私奉献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有热心公益、活跃高校的快乐学者,以此表达对“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事业和精神的敬礼。

  在彝区孩子们的眼里,他既是老师,又是“爸爸”;

  为了让藏区孩子学得和城里娃一样,她把“网班”“云班”的概念搬进了课堂;

  他走出校园就扎根村小,25年来青丝添白发,却桃李吐芬芳。

  ……

  他,她,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乡村教师。

  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前夕,我省集中表扬了34万乡村教师中的400名优秀代表,他们中绝大多数来自脱贫攻坚一线。“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在彝区藏乡,在秦巴乌蒙,这些乡村教师在自己平凡普通的岗位上,默默书写着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只要能让孩子们摆脱贫困,拥有更有意义的人生,吃再大的苦、受再大的累,我也觉得值。”赴甘孜县支教的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四小学老师杨元建这样说。

  □本报记者 林凌

  他扎根山区彝村19年只因为一句话

  9月6日,匆匆从成都返回凉山,金烈伟又走进了甘洛县里克乡中心小学校的教室。“离开时间一长,就会想孩子们。”在彝区当了19年小学教师,金烈伟已经彻底离不开这里的孩子们。“留在彝区,只为一句话。”金烈伟回忆说,1997年,中师毕业的他步行了4个小时,才找到距离县城36公里的里克乡中心小学校。正当他因为语言沟通的障碍,举目无亲的孤寂而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村民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说了一句话:“这下好了,终于有汉族老师来了!娃儿些以后会说汉话了!”正是这一句话,坚定了金烈伟留下的决心。

  行动,从攻克语言关开始。孩子们教金烈伟彝语,他教孩子们汉语。慢慢地,孩子们能流利地用汉语沟通交流,他也能用彝语跟村民说话聊天了。

  在彝乡村小当好老师,不是单纯提高教学成绩这么简单,还有艰巨的“控辍保学”责任。上课之余,金烈伟每天风雨无阻地走村入户,到孩子的家里动员家长让孩子回校读书。

  2003年3月,考虑到金烈伟要照顾家庭,教育局把他调到离县城较近的中心校任教。然而,一次偶遇又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你走后,学校教汉语的老师越来越少,孩子们的汉话水平下降了很多!”2014年9月,金烈伟曾经在村小教过的一位学生在聊天时告诉他。学生无心的一句话,却让金烈伟久久不能释怀。不久后,里克乡乃托村村支书找到金烈伟家里,恳请他回村任教,金烈伟二话没说便点头答应了。

  从山区到城郊,从城郊又回到山区,金烈伟一干就是19年。许多邻村的家长也纷纷把孩子转到他所在学校。而在学生们眼里,他既是老师,又是“爸爸”。当记者问他19年来的感受时,他只说了两个字:“无悔。”

  为了用知识阻断贫困她把藏区孩子带回课堂

  也是在19年前,大学刚毕业的谢玲来到甘孜州丹巴县巴旺中学。看着天真的孩子们,老家在巴中、同样生长在贫困地区的谢玲感觉肩上的担子变得沉甸甸的:“只有让孩子回归课堂,才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班上大部分学生来自偏僻的民族村寨,英语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自己。”谢玲暗暗给自己定下目标。

  做游戏、讲故事、说绕口令……变静为动,谢玲努力让课堂活起来,“比如教到‘功夫’一词,我会马上比划一两招功夫动作,学生一下热情高涨。”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英语课,喜欢上了校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民族地区,当“直播”“录播”“网班”“云班”等以前从未听过的词汇进入巴旺中学时,谢玲的心思又动了。她从零开始学习录播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根据自己学生实际进行“增、删、停、补”,课件、动画、训练的习题穿插在课堂中哪一个环节更合适,她都心中有数。“要让藏区的孩子学得和城里娃一样。”谢玲的目的很单纯。

  不走了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摆脱贫困

  “你也是农村娃儿,是国家培养了你,你要把那些农村孩子教好……”谈到为何选择扎根村小,电话那头的罗燚松复述着父母的叮咛。

  罗燚松出生在宜宾高县胜天镇汪家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尽管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父母还是尽其所能送他上学,他成了全村第一个通过读书跳出“农”门的人。“我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罗燚松感慨。

  中师毕业后,罗燚松被分配到该县月江区最偏僻的三胜村小。“这里的生活苦中有甜。”罗燚松说,由于学校地处偏远,人员短缺,他既是学校负责人,又是教师,更是学校的勤杂工。

  吃水靠挑,来回一趟要一个小时;没有食堂,等孩子们放学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用瓷盅蒸饭就着一点咸菜吃……一个学年结束,在家长和同行们竖起的大拇指中,罗燚松有了成就感:讲桌上,时不时会悄悄多几个橘子、一小堆花生;寝室门口,偶尔会出现几个萝卜或者两棵白菜……恩师的鼓励、村民和孩子们的认同,彻底打消了罗燚松想要离开的念头,“不走了,我要留下来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摆脱贫困。”

  从此,罗燚松这个村民眼中的“外地人”在三胜扎下了根,把自己融入了大山、融入了村小。

  从满头青丝到鬓生华发,25年来,罗燚松数不清得到了多少荣誉,然而,最令他骄傲的,还是自己亲手把一批又一批的山里孩子送进了大学校园。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