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群山(中)和村民正在育红薯种。严米金摄
3月20日,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平定乡洪桥村,一场春雨过后,空气温暖而湿润。一大早,在村里的亲民果蔬专业合作社红薯种植基地,村民鲁群山熟练地开垄挖沟种着红薯。这小小的红薯不仅让他摆脱贫困,而且带给他致富的希望。
洪桥村共有259户1000余村民,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全村贫困户5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为帮助贫困群众拔掉“穷根”,摘掉“穷帽”,该村一直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路子。
近年来,洪桥村组建了亲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红薯产业,以“贫困户+产业扶贫”的模式,带动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等方式参与到红薯种植中来,每到秋季,各家各户种出来的红薯通过电商销售渠道,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价格一路看好。
洪桥村党支部书记、亲民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亮海告诉记者,2017年,该村红薯种植面积600余亩,总产量达120万斤,仅电商销售一项,就卖出30多万斤,收入达20多万元。去年底,村里还引进建成红薯深加工生产线,目前已生产红薯粉丝5万余斤,销路很好。“以前种多了就怕卖不出去,现在红薯加工成粉丝,不但卖得好,价格还更高了。”鲁亮海说。
45岁的鲁群山家中有6口人,上有老,下有小,夫妇俩身体残疾,摆脱贫困是他一家人的梦想。去年,他加入亲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将家里的8亩地通过流转进入合作社种植红薯。鲁群山给记者算了一笔2017年的收入账:土地流转入股分红5600元,基地务工工资2万元,自家种植红薯收入1.1万元,政府低保收入和村里光伏扶贫产业分红共1.13万元。“去年全年收入超过4.79万元,抵得上以前好几年的收入。”鲁群山说。
红薯深加工,四季不愁卖,以前村民眼中的土疙瘩如今变成了“金”疙瘩,全村贫困户从中受益。去年,仅种植红薯一项,洪桥村5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今年,洪桥村计划将红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产出的红薯90%经深加工后走向市场。(经济日报记者 王轶辰)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