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市委常委、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罗建华
□本报记者唐斌通讯员王少军李光平
“市第五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总结了我市过去五年工作,部署未来五年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让人信心满怀、充满憧憬。”10月28日,市委常委、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罗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罗建华说,江华党代会精神与市党代会精神不谋而合,使我对江华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充满信心。但我们面临脱贫摘帽奔小康的压力不小,任务艰巨,需要全县上下不甘人后、奋力拼搏,努力实现五个争先。
一是转型跨越要争先。我们继续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对接广东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引进“外资”。设立大中型企业引进和发展基金,引进和培育一批有活力、有技术、有市场的中小企业,促使他们在江华启动上市,培育一批极具发展能力的企业集群。抢抓供给侧改革机遇,按照“三去一降一补”的要求,用融合的思维,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支持本地有潜力的企业发展壮大,搞活“内资”。力争到2020年,将江华经开区创建成国家级开发区,建设成湘、粤、桂三省边界最具特色、最有活力、最有品质的园区。
二是改革创新要争先。我们立足县情,围绕发展目标,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平台、投融资机制、经开区运行机制、金融扶贫等“微改革”,不断创新拓展“党建+”“互联网+”“改革+”,打造江华改革特色品牌,力争创造出一些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分量、有影响、有示范效应的举措。特别是在党员干部考核激励机制方面要有更大突破,要彻底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激发各级干部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干事创业、服务发展、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三是统筹城乡要争先。我们将按照市党代会提出的“一核一群一带一圈”城市发展战略和“一心双核一带一圈三板块”旅游发展格局,以建设瑶族旅游城市为目标,依托浓郁的瑶族文化和优良的生态景观,建设城景一体化旅游城市,建设好码市、水口、东田等瑶族移民风情小镇,积极推进全域旅游。我们将继续巩固和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水平,积极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园林县城等国字号品牌。统筹推进小康村、美丽乡村、贫困村、美丽公路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四是基础建设要争先。按照“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发展定位,以建设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标准,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十三五”期间,我们要着重突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永贺高铁、林ⅱ型航空护林站(通用机场)、二广高速连州西岸至码市一级公路开工建设,全面完成s355线二级公路改造、s356涔天河至沱江一级公路和涔天河复建道路建设,四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70%以上,打造立体便捷的交通网络。同时,我们要加快涔天河灌区、清江水库、涔天河专项设施复建、涔天河水厂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夯实发展的基础。
五是民生改善要争先。以脱贫摘帽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深入推进扶贫攻坚,积极推动“+精准扶贫”,把各项工作都融入到精准脱贫之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各族人民共享事业发展的成果,县财政每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要大力发展科教文卫各项事业,构建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购租保障体系,不断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感、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要加快移民安置点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民族风情旅游相结合”的原则,把移民安置点建设成瑶族风情小镇、旅游区和服务区,打造全国示范性移民安置区。全面构建和谐瑶城,使市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
对于今后的发展,罗建华概括来说,就是要着重突出“1123456”工程。“1”指一个总揽,即以“神州瑶都”建设为总揽。“1”指一个加强,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2”指两个如期,即如期脱贫摘帽、如期建成全面小康江华。“3”指三大功能分区,即将全县划分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区、绿色农业发展区、城镇工贸发展区。“4”指四大战略,即生态立县、民营活县、产业强县、开放兴县战略。“5”指五个打造,即打造瑶族生态旅游胜地、新兴工业县、绿色农业基地、边贸物流中心、文明幸福之乡。“6”指六个强化,即强化依法治县、强化项目建设、强化创造优势、强化民生改善、强化改革创新、强化精准脱贫。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