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脱贫攻坚领导干部要有担当

2018年05月29日 10:12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联基地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时间紧、任务重,矛盾叠加,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找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把脉问诊,因“症”制宜,对症下药,不断增强攻坚力度和速度,提高脱贫成效和质量,决胜同步小康。

  把握好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的关系。精神和物质是一对“双胞胎”,精神扶贫和物质扶贫更是一对“娈生姐妹”。从根子上,精神扶贫比物质扶贫难度更大,管得更远。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既要重视物质上的帮扶,更要重视思想上的扶贫。要让贫困群众全面脱贫、长期脱贫,单靠“输血式”的物质扶贫是不够的、狭隘的。精神扶贫才是真扶贫,思想脱贫才是脱真贫。“摘穷帽”“拔穷根”,必须大力实施“造血式”的精神扶贫。用“精神扶贫”引领“精准扶贫”,才能激发贫困群众的“源动力”,才能引领贫困群众依靠顽强的意志、聪明的才智、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奔小康,最终实现“物质扶贫”。

  把握好短期扶贫与长期扶贫的关系。扶贫工作不是吹一阵狂风,不是搞一场运动会,也不是打一场攻坚战那么简单,更不是大家一哄而上凑指标、出数字、写报告,等完成考核之后又一哄而散,各回各家。脱贫攻坚如没有成熟的长期规划、长效机制,就容易造成工作的前后脱节,项目实施盲目无序的状况,更容易造成脱贫村与脱贫户再次返贫。只有把握好短期脱贫与长期、永久脱贫的关系,以短促长、以长带短、长短结合,才能让贫困群体真正脱得起贫、富得起来、穷不下去。

  把握好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的关系。扶贫干部是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员,也是精准扶贫的现场操作者;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把握好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的关系,扶贫干部不是老“保姆”,贫困群众也不是长不大“婴儿”。要正确认识“扶贫、扶智、扶志”的关系、正确采取“给钱、给物、给招”的方法。脱贫既要提高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也要提高扶贫干部的满意度、成就感。不能让扶贫干部的“苦干”成“苦熬”,“实干”成“白干”。

  把握好政策制定与实际操作的关系。政策设计要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党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结合“实气”。实际操作要明确要求,抓责任落实,压实责任,履行责任,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将承诺从“纸面”落实到“地面”,取得实效。要规范管理,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监督,力求农户认可。要始终把“群众是哭还是笑”作为工作目标、要求和评判标准。

  注重扶志与扶德的结合。扶贫是目的,扶志是根本,扶德是要求。贫困的本质根源之一就是精神上的贫困,摆脱贫困的关键在于贫困者走出贫困的决心和意志。要让贫困群众把自己当作脱贫的主人公,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有志者事竟成”的追求,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增强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信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德是人之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贫困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基础,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贫困群众知道“能者得之”,更要知道“德者得之”的道理。

  注重扶常与扶长的结合。精准扶贫,要做好“常功”;脱贫攻坚,又要做好“长功”。要发挥好“绣花功夫”,精耕细作,精雕细琢,一针一线落到实处,一步一步往前推,久久为功,步步为营,不投机取巧、做花样文章,不能求速不求质,不造“盆景”,不搞“数字脱贫”,像绣花成品那样既经得起看又经得起用的脱贫成效,让老百姓满意。要注意实用性、长效性,树立长效意识,有不懈怠的恒心,注重内外兼修、长短共进,真正让贫困地区群众彻底告别贫困,走向富裕,不再返贫。

  注重扶人与扶业的结合。脱贫攻坚,归根结底还是如何处理好是“人”的问题和解决好“业”的问题。脱贫要永久,关键还是要扶人、强产业、有就业。物质帮扶能救急但救不了穷,要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先努力提高自身的致富能力,群众的能力水平决定了富裕水平。只有把人扶起来了,他们才会自己脱贫。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让他们充分掌握一门技术,培养更多“土专家”“田秀才”,从根本上掌握致富的本领,充分就业,增加收入。要选好产业,发展产业,有产业就能发展致富,不断发展健康产业、生态产业、阳光产业、民生产业,把环境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把绿水青山变为致富源泉、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实现脱得了、稳得住、奔小康的目标。

  注重扶治与扶制的结合。有效治理,脱贫攻坚才能有序推进;健全机制,精准扶贫才能有效治理。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乡村治理中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意愿,强化法律在维护贫困群众利益的权威地位,坚持以文化人、以德化人,塑造乡村德治秩序,形成关爱贫困群众的社会道德标准。要建立稳定脱贫的配套长效机制。构建农村基层组织机制,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构建农业稳定发展机制,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农民政策保障机制,让贫困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构建动态管理扶贫机制,做到脱贫则出、返贫则进。真正做到“脱得起、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的攻坚目标和脱贫目的。

  (执笔:韦兴生)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