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包村3年,尽帮村民琢磨来钱的道儿

2018年05月14日 10:35   来源: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郭洪申

  实习记者 胡建华

  包村3年,叫得出每一位村民的名字,熟悉每一户的情况。村民大多亲切地喊他“冬子”。

  曾当过9年村干部、有2年部队服役经历的张冬,2014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考录到通辽市开鲁县开鲁镇任职。考虑到他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2015年,张冬被派到“老大难”村——开鲁镇民主村包联。

  包村以来,张冬就“长”在了村子里,再没离开过。特别是2017年任民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以来,张冬更是和群众“打成一片”,每家每户的大事小情,他都当成自己的事去办,把真情实意化作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实际行动。

  2011年,村民代义因车祸丧失部分劳动能力,次年又将身患重病、无儿无女的二叔接到家中,直到3年后老人病故。他和二叔治病欠下的债务,一双儿女入学入园的压力,让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整天骑着三轮车到处闲逛、借酒消愁,成为村民眼中的“懒汉”。张冬第一次走进代义家,眼前的破墙烂瓦和代义的颓废让他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他决心帮代义走出困境。他一遍遍坐在代义家的炕头上,苦口婆心地劝、推心置腹地唠,让代义重树信心;一趟趟地跑市里、县里的相关部门,为代义改造危土房争取资金。2015年冬,代义一家四口告别了透风漏雨的两间破土房,住进60平米的砖瓦房,代义的脸上重现久违的笑容。住的问题解决了,张冬又帮代义琢磨来钱道儿。

  2016年,张冬根据代义庭院养猪的意愿,给他送来两头仔猪,又张罗着帮他建猪圈、申请圈舍补助,并动员代义把承包出去多年的7亩2分人口地收回来自己耕种,这样既可以解决猪饲料问题,又能增加收入。村民们惊奇地发现,曾经游手好闲的代义有了正事儿。去年年底,代义养的猪已经发展到12头,加上他在村里当保洁员的收入,全年收入近3万元,彻底脱了贫。这几天代义自己又盖了2间猪圈,他告诉张冬,现在已有13头猪,有两头母猪又怀孕了。看着代义日子过得劲头越来越足,张冬打心底里高兴。

  徐国栋患有单侧股骨头坏死,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老伴一个人种地他也帮不上忙,自己天天窝在家里挣不着钱心急。张冬了解到他想利用院子大的优势养小鸡,便及时向镇政府汇报,免费给徐国栋送来1000只鸡雏。去年,徐国栋养了两茬2000只小鸡,净赚15000元,年底也脱贫了。徐国栋说:“现在养鸡有了经验,我今年准备养三茬,让冬子书记放心去干更大的事!”

  张冬说,既然是村子的第一书记,就要把村子当成是自己的家,把自己定位为家里的顶梁柱,把村民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谁的日子过得不好都不成,一个都不能落下。几年来,在张冬的带领下,全村1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陆续脱贫103户。

  张冬意识到,要想让贫困户稳定脱贫必须走产业带动的路子。民主村离城区较近,村民有多年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经验。今年,他在广泛征求意见、多方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流转土地57亩,规划建设了蔬菜种植小区。目前,小区已建成春棚39栋,正在进行打井、铺设滴灌带等收尾工作。张冬介绍,小区建成后,将把大棚优先承包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并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走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之路,一定要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