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乡村旅游消费规模超1.4万亿 成扶贫富民新渠道

2018年02月06日 10:42   来源:农民日报   

  近几年,很多乡村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让更多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达25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发展乡村旅游俨然已经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之一。如何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变成产业优势?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本期为您带来一些地方探索。

  六盘水:“冷资源”变“热效应” 

  本报记者李锐

  随着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临近,1月15日,位于乌蒙山腹地的贵州省六盘水市也迎来了冰雪旅游节。六盘水利用“三变”改革,将冰雪运动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以利益分配机制为连接,通过贫困户入股滑雪场建设和经营等方式,先后建成了4个北纬26度以南、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天然高山滑雪场,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和参与滑雪场入股分红,把“冷资源”变为“热效应”,创新出“体育+旅游+扶贫”的“凉都”脱贫攻坚模式。

  钟山区是六盘水市的核心区,冬季平均气温在3摄氏度,冰雪覆盖率在3个月以上,加上梅花山山势优势,适合建设滑雪场,这为发展冬季旅游,开发冰雪产业提供了条件。钟山区依托梅花山低纬度、高海拔、小区域的气候特点,打造了梅花山旅游景区,建成了西南最大的滑雪场。梅花山国际滑雪场建设以来,围绕建成集“避暑、观光、度假、运动、扶贫”为一体的高端5A级“野奢”景区,实施滑雪场、梅花坪景区、彝家乐园、回民风情园等67个项目。梅花山景区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每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亿元以上,将提供约2000个就业岗位,基本解决景区周边就业问题。

  钟山区委书记王赟介绍,以前,梅花山不通公路,一到冬天就是冰天雪地,山上有两个回族和彝族的少数民族村落,村民生活十分困难。按照“三变”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契机,钟山区通过梅花山冰雪旅游开发,把产业链建在大山里,将两个村落建成回族风情园和彝族风情园,解决梅花山地区老百姓就近就业的需求。

  高炉村是梅花山里的贫困村,钟山区冰雪产业的开发,使得311个贫困户搬迁到了回族风情园,水、电、路、讯、环卫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步建设,安置点成为功能完备的新型社区。同时,钟山区引导高炉村村民入股土地1800亩建设观光牧场种植牧草,入股土地1200亩种植苦荞并加工成生态有机荞茶,让所有贫困户在农旅一体化产业链上获取收益,把打造景区景点的过程变成群众增收脱贫的过程。另外,村民参与景区共建共管,参与贫困人群培训基地规范的技能培训,从“脸朝黄土背朝天”整日耕作的农民变为导游、观光车驾驶员等旅游服务业相关从业者,通过与大量旅游者的接触和交流,开拓了眼界,文明素质和文化素养得到大幅提升。2016年,高炉村集体经济积累97.66万元,摘掉了“空壳村”的穷帽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200元,贫困人口减少55户248人,贫困发生率从36.4%下降到7.2%。2017年年底,高炉村实现全面脱贫。

  六盘水市通过发展冰雪运动和旅游,有效辐射周边25个乡镇197个村15.69万贫困人口,消除“空壳村”131个,减少贫困人口6.2万人。

  王赟说:“‘中国凉都’以前称为‘江南煤都’是‘黑资源’,通过旅游开发,变成了‘绿资源’,发展冰雪产业,又变成了‘白资源’,接着我们还要挖掘红文化,增加‘红资源’,四种颜色相得益彰”。

  蓑衣樊村:稻田旅游四季都“旺” 

  李锋

  在黄河岸边生活了60多年的山东省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金水岸农家乐老板黄新海说啥也想不到他们种出的水稻竟成了城里人眼中的景物,村子周边的稻田、荷塘也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名胜风景区。

  “3年前提乡村旅游,村里没一个人愿意。”回想起当时的情形,蓑衣樊村党支部书记刘树海感慨良多。

  蓑衣樊村是黄河大堤下的一个小村子,因为人多地少,田薄土盐,从解放到现在一直戴着贫穷落后的帽子,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村里的凯瑞医疗公司老板刘树海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就想从旅游入手,带村民打个翻身仗。“蓑衣樊村四面环水。做好了水文章,就不愁没人来旅游。”

  2010年,大芦湖文化旅游公司成立,在全县第一个开展土地全流转,将村民手里的土地按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流转过来,宜粮则粮宜渔则渔地发展特色经济。2014年刘树海在省水稻研究所看到彩色水稻得到灵感——在稻田里用彩稻作画。公司拿出1万平方米左右的稻田,用紫、绿、黄等不同颜色的水稻种成龙虾、螃蟹以及酒器等不同形状的巨型图案。在广阔的稻田上作画,既为大地增添了美感也为企业做了宣传,还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浏览。后来,索性在稻田搭起木桥,在荷塘稻田间建起玻璃台面的瞭望塔。游客登高瞭望,稻田画尽收眼底。不经意种出的稻田画竟成了乡村旅游的大卖点。

  鱼池不是单纯地养鱼,依托省市垂钓协会组织开展钓鱼比赛;荷塘也不单是种藕,在荷塘边建亭,放游船下水,组织书画家、摄影家“走进蓑衣樊村”采风寻景;稻田里也不只有水稻,里边放养着许多“鸭兵蟹将”。

  每年四五月份,在温棚里育好的雏鸭、蟹苗便放归稻田。鸭叫麻鸭,蟹是中华绒蟹,都属杂食动物,主要以稻田间的杂草、浮萍、田螺为食,它们在禾苗间逡巡游弋还有带来透光通风效果。“靠生态种植每亩地收获大米700来斤,稻田蟹100多斤,大米按每斤7元,蟹子每斤50元。”刘树海介绍,“论价值,作为‘副业’的蟹子收益超过了大米。”

  为防止鸭子逃跑,稻田边上竖起了铁丝网,在地头上盖起一排排的蓝色“小别墅”。“鸭子小的时候最怕黄鼠狼,长大之后,除了怕人啥都不怕。鸭子长到3个多月的时候就需要夜晚巡逻放哨了。”

  在放养蟹子的稻田四周,是大半米高的塑料防逃墙遮挡。“这个防逃墙必须足够结实耐用。‘墙’上不能有皱褶、直角、漏洞。一旦出现漏洞,这些‘蟹将’们就会‘肩搭肩’成群结队地逃出去。这些家伙们看起来又蠢又笨,实际灵巧得很。”

  这两年,蓑衣樊村主打鸭(蟹)田米、稻田鸭(蟹)品牌,鸭(蟹)有机,米绿色,鸭(蟹)凭米贵,米借鸭(蟹)香,“中华绒蟹虽然身材短小,价钱上却和大闸蟹有一比。”

  靠这些文章,蓑衣樊村的生态旅游渐渐搞出了新名堂。去年9月,山东省稻渔综合种养现场会暨生态健康渔业培训班选在蓑衣樊村召开,该村的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在全省推广。

  逢年过节,来这里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春听蛙鸣,夏看稻绿,秋闻虫唱。冬天呢?尝到了变革甜头的蓑衣樊人灵机一动,搞起了稻田冰场。他们在稻田里一层层地覆上水,水一层层地冷冻起来,冰能达到七八厘米厚,稻田成了天然的滑冰场。别的景点遇“冬闲”,而他们这里却“旺”得很。

  淄博巷、日照巷,北京路、上海路.......蓑衣樊村木制指示牌上,特色鲜明的标示让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倍感亲切。黄新海的“金水岸”开在“日照巷”里。1月30日这天,来这里吃饭的几个日照藉游客吃过饭后还将农家酱、大窝头买走。“这顿饭我挣了100多元。”作为曾经的贫困户,老黄满脸的皱纹掩饰不住快乐。 

  链接 

(数据来源:《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

  乡村旅游受青睐

  现代中国乡村旅游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兴起的“农家乐”,到现如今相对高端的“民宿”,乡村旅游产业向着更大的规模和更广的市场发展。

  据统计,过去5年,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32.0%和26.2%。据农业部消息,截至去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各类经营主体已达33万家,营业收入近5500亿元,整个产业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各类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700万人,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400万人,新型经营主体290万家。预计到2020年,全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将超40亿人次,实现总收入2.3万亿元。

  2012年-2016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营业收入变化情况

  乡村旅游成扶贫新渠道

  乡村旅游是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已成为有效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主要途经,进而逐渐成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产业之一。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但同样需要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仍然面临产业延伸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乡村旅游有待于在创新中开拓新思路、发掘新价值。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乡村旅游众创”也在近几年迅速地发展起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创业项目,民宿客栈、艺术村落、精致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新形式层出不穷。

  马上要来临的春节长假,您是否也打算到乡村旅游呢?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