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当代白求恩”在云南偏远地区行医、扶贫15年,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2017年10月09日 15:3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颁奖仪式前夕,夏爱克参观了奥林匹克公园。本报记者田朝晖摄

  本报记者田朝晖、李坤晟

  “北京的天,太蓝了!”

  第三次来京的夏爱克,反复赞叹北京的蓝天,偶尔还会举起相机拍张照片。

  让夏爱克兴奋的不只是天气,还有他此行的“任务”。这位德国医学专家没想过,自己会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并被总理接见。

  中国政府“友谊奖”是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

  “合影时我就坐在李克强总理和马凯副总理中间。总理在讲话时还举了我的例子。好像都是您的报道引起来的。”

  2001年,夏爱克携妻儿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在云南偏远地区行医、扶贫,一待就是15年。15年里,他被当地人称为“当代白求恩”。

  今年5月,《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历时半个多月,在云南偏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山区,沿着夏爱克行医扶贫路跋山涉水,采访与夏爱克一起工作过的医务工作者和夏爱克帮助过的人,刊发了《“当代白求恩”云南行医扶贫记》等4篇报道和1篇记者手记。

  领到中国政府“友谊奖”,夏爱克毫不掩饰开心与兴奋。他在朋友圈里感叹:“我感觉,这殊荣也属于我的云南朋友们。没有他们,我家人不会在中国工作生活这么久。”并配了几张图:与总理合影、领奖,以及本报记者给他拍的照片——背景有鸟巢体育场、中国国旗、和平鸽以及中国高铁。

  夏爱克在中国行医15年,深爱着中国文化。记者邀他品尝中餐,吃烤鸭,他很高兴。

  “这是什么?”夏爱克对一道肥牛小米粥产生兴趣。

  “小米。”

  “云南吃大米,不吃小米。”

  ……

  夏爱克对中国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云南,那里是他和他全家的第二故乡。

  夏爱克的女儿凯乐最近一直在中国做志愿者,前几天凯乐很想家,但没有回德国,而是去了云南建水。走在建水的街道上,凯乐拍了张照片给夏爱克:“家的感觉”。

  “可惜,她小时候的伙伴现在都去大城市读书、工作了。”夏爱克说。

  夏爱克对第二故乡的感情,在领奖时得到很直观的体现:他穿着云南红河的哈尼族服装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为获奖代表发言,并从副总理马凯手里接过奖牌和证书。

  熟悉夏爱克的人都说,这是他的一个习惯:每到重要场合,都要穿上民族服饰。这会让他的内心感觉到舒适,他发自内心地想融入中国文化。

  夏爱克的发言几易其稿。他非常牵挂偏远山区的村民,他对中国政府的脱贫成就感到振奋。虽然认为自己对中国经济知之甚少,但夏爱克非常钦佩中国政府能够在医疗健康领域投入如此之多。

  “这是我发言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贫困人口,我们要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尊重他们的需求,这样扶贫工作就能事半功倍。”夏爱克说。

  离开中国一年多,夏爱克依然关心着他曾经帮助过的人。就在回中国领奖前,夏爱克刚帮助哈尼族孩子陆名灯打消辍学念头,并帮她的家庭解决了很大困难。

  从13岁开始,夏爱克就在陆名灯身边扮演着亲人、导师和朋友的多重角色。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陆名灯反复说:“不知道怎么报答夏医生。”受夏爱克影响,陆名灯未来想成为一名护士,“做一个像夏医生那样的人”。

  今年夏天,因为家庭变故,正读高中的陆名灯突然带着妈妈、爷爷和妹妹去了昆明,准备辍学打工养家。远在德国的夏爱克知道这件事后,千方百计托朋友,帮助不会说普通话的陆名灯一家,租房子,找工作,并为陆名灯筹集了学费,劝说她继续上学。

  “我知道情况时,距离开学只剩一星期,我非常着急。还好,在朋友的帮助下,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夏爱克说。

  10月3日,回到德国的夏爱克转发了一条赞扬他事迹的报道,加了一句自己的点评:“我们获得比奉献的更多。”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