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扶贫攻坚不能只做“钱”“物”文章

2017年09月12日 10:12   来源:光明日报   李慧

  【财经论语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和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成为脱贫攻坚面临的一场“大考”。

  从目前的情况看,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主要分布在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的生存环境恶劣,致贫原因复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口大,贫困发生率普遍在20%左右。这些地区多数位于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的底子薄,民生欠账多。

  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蕴藏着脱贫致富的巨大能量,然而受制于基础设施匮乏的现状亟须改变、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素质低等因素,目前贫困地区发展的潜能尚未完全释放出来。

  而从更深层来看,经济的贫困只是外在的表现,思想观念的贫困才是贫困发生的根源,是完成脱贫“大考”最大的“拦路虎”。现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各级帮扶干部日夜忙碌,他们送知识、送技术、跑资金,一门心思要让贫困群众尽快掌握致富技术、走上致富道路。但是,与帮扶干部的热心肠相比,个别贫困户就显得不那么积极主动,甚至有些地方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的扶贫独角戏。

  在脱贫攻坚的“大考”中,如果干群能形成一股合力,就能激发出贫困人口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指引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有部分地区思路不够开阔,在扶贫中依然局限在“钱”和“物”上做文章,在人才的培养、机制的建设、观念的改变、产业的培育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转变观念,创新模式,已经成为脱贫攻坚战的当务之急。

  扶贫先扶志,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各界扶贫力量要加强融智服务,变“送钱、送物”为“送经验、送技术”,在提振贫困人口的“精气神”上下功夫。要因地制宜帮助贫困地区创立有效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资产收益扶贫等模式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解决无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要加强对贫困人口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获得脱贫的能力和本领,筑牢因为没有劳动能力返贫的“防火墙”。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能唱独角戏,而要演大合唱。在我国扶贫事业即将取得胜利的关键时期,干部和群众更要把心沉下来,把发展的步调稳下来,把精准的“绣花”功夫展现出来。要从加强贫困地区“造血”能力上动脑筋,深挖脱贫内生动力,避免脱贫“急躁症”。同时要夯实社会保障兜底,创新政策兜底的政策设计,对部分靠自己努力确实无法摆脱贫困的群体,通过社会保障守住“最后一条线”。

  (作者:李慧)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