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

2017年05月24日 09:57   来源:贵州日报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发展经验,指出今后五年贵州省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脱贫攻坚就是要确保到2020年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同步全面小康,即我省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最根本的目标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其中,脱贫攻坚是首要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前提。要实现这一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关键。发展的经验和实践告诉我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凝聚力量,实现发展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强调“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优势,体现出我们党来自人民,力量在人民,目的是为了服务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求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众所周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毛泽东同志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任何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决胜脱贫攻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团结人民、依靠人民,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历史原因,我省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要实现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需要内外结合,联合攻关。外因方面,需要国家在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胡锦涛同志在毕节试验区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在同样的政策条件下,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着效应上的差距,其结果将是地区差距扩大,如果不清醒看到这一点,并采取有力措施,贫困地区将会更加落后。”贵州的贫困问题单靠贵州省自身的力量很难解决,需要外部力量的大力支持。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都十分关心支持贵州的脱贫工作,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我省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内因方面,需要充分激发我省干部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面貌、过上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我们知道,在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上,内因是根本的、决定性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内因的决定性作用。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旅游业井喷式增长,经济增长速度连续进入全国前三,在西部省份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贵广、沪昆等高速铁路通车打破了贵州的交通瓶颈,贵阳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全体贵州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既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体现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努力奋斗,党和国家的政策再好、支持力度再大,也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今后一段时间,我省拥有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处于摆脱贫困的攻坚期、改革开放的窗口期、同步小康的关键期。既有“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叠加的历史性机遇,又有中央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支持我省发展的政策性机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倾听群众声音,反映群众愿望,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使方针、政策、措施符合人民群众内心的期盼,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从而能充分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依靠自身努力,借助党和政府的帮扶支持加快发展,靠辛勤劳动取得脱贫攻坚的胜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决胜脱贫攻坚,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实践活动中,人民群众有强烈的脱贫愿望,对“为什么穷”、“穷在哪里”、“怎么摆脱贫穷”等问题感受最深,对脱贫致富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方法。我省的干部群众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因地制宜,为全国的脱贫攻坚开拓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湄潭县人民群众探索出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肯定,将这一经验制度化、法律化,并在全国推广,从贵州走向全国。安顺市平坝区的塘约村针对本村在新时期面临的贫困问题,因地制宜探索出“塘约经验”,推动生产方式由分散式向集中规模化转变,短时间内实现了从国家级二类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蝶变,成为引领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样板,得到了全国的广泛关注。人民群众的这些创新来源于实践,绝不是我们在书本上可以得出的结论,需要我们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总结,更好地指导实践。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绝不能盲目照搬照抄书本理论或者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而是要因地制宜,搞清楚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有哪些优势?哪些是自力更生可以完成的?哪些是需要依靠帮助和支持才能完成的?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还要善于动员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人民群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不可能人人都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对方针政策的理解有一个过程,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语言”将方针政策讲清楚、讲透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方针政策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实践力量,帮助人民群众更好地在实践中创新。

  (作者单位:贵州理工学院)

  ■ 欧阳德君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