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胡鞍钢:脱贫攻坚战要注意贫困“污名化”问题

2017年05月23日 09:56   来源:光明网-经济频道   

  作者: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博士生杭承政

  脱贫关键是调动服务对象主观能动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于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十分务实地提出“精准扶贫”: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至今,我国贫困人口已经从2014年的7017万人降至2016年底的4335万人,减少了268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7.2%减少至4.6%,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剩下的都是“老大难”和“硬骨头”。困难不仅来自不利的客观条件,也来自贫困者自身自觉性、主动性等主观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在2020年前完成全部脱贫,就必须要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在攻坚扶贫战中,特别需要关注贫困者的“污名化”问题,避免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关键是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要注意贫困“污名化”

  “污名化”(stigmatization)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描述的是群体被贴标签,使个体受贬抑的一种属性。常见的污名化现象比如留学生经常被贴上“富二代”的标签,而“富二代”又总是和“炫富”、“败家”等负面形象联系在一起。

  对贫困群体来说,贫困者的称谓本身易于被污名化。贫困者本身是客观事实,但是“贫困”这个词常常与贫穷、愚昧、落后等负面概念联系在一起,造成对贫困者的污名化。但这却常常被扶贫减贫脱贫工作所忽略。

  贫困者污名化会带来多种后果,至少有三类常见情形:

  一是“不受嗟来食”,贫困者会变得更为敏感,觉得被别人瞧不起或被鄙视,而放弃甚至拒绝扶贫助贫。有人会把扶贫过程中的救济、优惠政策当成“施舍”,因为被打上“贫困”标签而放弃接受。扶贫优惠政策在推广的时候不注意方式方法,很可能好心办坏事。高校中贫困生因不想被别人瞧不起而放弃申请助学金等各类学生资助金。

  二是“破罐子破摔”,贫困者会产生自我偏见和歧视而自暴自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自我矮化、低估自我价值,认为自己就是没有希望也没有未来的“贫困者”,进而质疑自己改变现状的能力,对于摆脱贫困失去信心。遭受自我污名的个体更加缺少主观能动性。

  三是“知耻而不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贫困身份时候,原本能做好的事情却做不好了。当在某种场合贫困者感知到自己身份的弱势或“耻辱”时,会降低对于自身的期许和对未来的期望,继而降低努力程度,使得原本能做好的事情打折扣,这种现象也叫刻板印象威胁,也称为自我污名,会导致负面信念和消极情绪乃至产生消极的行为。

  对贫困者污名化是潜在的、心理的,会直接影响贫困人口的动机和行为,成为脱贫路上的“拦路虎”。

  正面积极倡导扶贫减贫脱贫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扶贫减贫的根本目的是脱贫,即彻底摆脱贫困者的贫困状况,彻底摘掉贫困者、贫困户、贫困县的“帽子”,既有在客观和物质上“摘帽”,更有在主观和心理上“摘帽”。

  扶贫攻坚战的灵魂是精准扶贫;精准扶贫的核心是“造血”扶贫;“造血”扶贫的关键是提升贫困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污名化影响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针对性、精准性解决。

  为此,在扶贫工作和宣传中,对于贫困要有更正面更积极的表述,可以考虑用“低收入群体”或 “低保户”代替已经脱贫的“贫困户”,也鼓励他们摘掉这个帽子,用积极词汇冲抵贫困一词本身带来的负面意味。针对动机不足、缺乏积极性的贫困群众树立积极榜样,开展专业的积极心理干预,提升其自信和对于未来生活的希望。

  目前,全国各地有几十万扶贫工作者,这就需要在扶贫过程中,与贫困者的沟通更自觉地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帮助减少引起贫困者对于自身弱势身份的感知,真正做到习总书记提到的送温暖,送志气,送信心。

  如果看过去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记录,农民工曾是最大的被污名化人群。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融合,农民工逐渐被正名,成为“勤劳的城市建设者”的正面形象,也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不仅被社会所公认所尊重,也为消除其污名化提供了非常好的案例。到2020年,不仅要打赢扶贫攻坚战,而且还要把贫困者的“贫困”帽子摘掉,更要使他们获得充分自信、具备各种能力,成为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致富者,实现小康的梦想。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