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脱贫攻坚:更精准方能更有效

2017年04月27日 15:48   来源:海南日报   海口讯

  脱贫攻坚:更精准方能更有效

  -海南日报观察员 杜颖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兑现脱贫攻坚的庄严承诺,把精准要求贯穿于脱贫攻坚各环节、全过程,做到精准识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

  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在论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时提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如期全部脱贫,并在今后五年主要任务的论述中,将“打赢脱贫攻坚战”列入“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建设全省人民幸福家园”任务的第一部分。

  “如期”“全部”“打赢”,词汇虽短却份量很重,可以说体现了党代会报告对脱贫攻坚这一事关海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问题的高度重视。

  本月初,刘赐贵同志履新省委书记后第一次调研来到海口石山镇施茶村,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颇具示范意义的整村脱贫模式。它的脱贫故事为我们带来了启示:脱贫攻坚要“不拘一格”,更精准方能更有效。

  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把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再度放到重要位置,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对这场关系民生福祉战役的导向性指引。

  我省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上一直不遗余力。党代会报告显示,过去五年,我省财政支出的70%以上投入民生;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五年减少贫困人口50.4万、整村脱贫出列340个。但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海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较突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面脱贫之路任重道远。

  “十三五”以来,我省各市县脱贫工作都有长足进步,但脱贫成效并不均衡,一些村庄因基础配套不到位,使得原本具有很好生态旅游资源的好地方迟迟没有得到发展;又比如,一些市县地区带动起了脱贫积极性高的农户,但少数主动脱贫意识不强的农户要么带不出,要么存在返贫隐忧。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创新方法攻坚克难。

  如何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党代会报告为此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是以广大党员干部为先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兑现脱贫攻坚的庄严承诺,这既是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民生发展的要求,也是加强党建工作的要求。

  其次,报告明确了创新是打赢这场战役的方式载体。这其中包括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格局。

  再次,层层压实责任,层层落地生根。这就要求我们把“精准”执行落实到位,把“精准”贯穿于脱贫攻坚各环节、全过程,做到精准识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确保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办好脱贫致富电视夜校,鼓励能人返乡创业扶贫,强化扶贫督查考核和责任追究。只有将这些全程贯穿着“精准”二字的举措实实在在做好,才能够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本报海口4月26日讯)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