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一村一策”让精准扶贫见实效

2017年03月24日 10:14   来源:大众日报   李广寅

  □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庞曼 周晓 报道

  本报东营讯 3月16日,记者在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荆岭村村民王增学家中,看到养殖架上一个个养殖箱内,小小的黄粉虫正安静地睡着,因为气温相对较低,黄粉虫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蠕动着身子。“俺现在养得少了,绝大部分都分配到了贫困户家里。”作为村里第一个黄粉虫试养人,王增学免费把经验都传授给了邻居。

  王增学介绍,黄粉虫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既可食用也可做天然饲料,用于家禽等多种禽兽的养殖,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而对于它的饲养,也是非常简单。“面麸、蔬菜、水果等都可用于黄粉虫的饲料,养殖温度一般控制在15℃到30℃即可,不需要太亮的光线。”荆岭村党支部书记翟向锋说,考虑到黄粉虫的养殖方法比较简单,便决定将黄粉虫分配到年老且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中,并成立裕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专门进行饲养指导。

  “俺年龄大了,也没法出去打工,现在村里提供虫苗,俺只负责在家里养,合作社帮着销售,很省事。”65岁的贫困户王京水高兴地告诉记者,别小瞧这黄粉虫,养殖户每年凭借它可获得近3千元的收益。

  垦利街道带领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的方式多种多样。无独有偶,东兴村则根据村里多年来海上捕捞业的发展,通过多方扶持,购买了一艘动力为300马力的渔船,渔船通过东兴渔业捕捞专业合作社租赁给黄河入海口湿地游船旅游公司经营,2016年共发放资金3万余元,全部用于贫困户脱贫致富。

  无论是荆岭村的黄粉虫养殖,还是东兴村的渔船捕捞,无不体现了垦利街道探索的贫困群众在合作社里分红、在产业链上增收的扶贫模式,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由“短期帮扶”向“长期收益”的转变。

  据了解,2016年,垦利街道建档立卡贫困户185户377人,其中荆岭村、西坨村、东兴村均为省定贫困村。为全力打响扶贫开发攻坚战,垦利街道创新实施“产业扶贫、整村扶贫、安居扶贫、爱心扶贫”四大扶贫工程,探索“帮扶资金+合作社+贫困村+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村+贫困户”“公司+农业项目+贫困户”等多种产业扶贫模式,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发展致富产业,搭建贫困户脱贫致富平台。目前,垦利街道建档立卡的18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3个省定贫困村也已成功“摘帽”。

  贫困户脱贫、贫困村“摘帽”并不代表着垦利街道精准扶贫的道路已经走完。目前,垦利街道建立了贫困群众动态管理制度,及时对困难群众进行信息采集,对新增贫困户和返贫户按程序及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对达到退出条件的严格按照退出程序退出,确保应保尽保。同时,街道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并给予创业补贴并协调申报小额贷款,支持鼓励产业项目实施主体帮扶带动贫困户发展经济,在脱贫攻坚期内,垦利街道与景明水产、德盛农业等7个优质产业项目结对帮扶,加大对优质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和优惠政策,解决已脱贫人员就业,带动脱贫人员长期脱贫。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