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脱贫攻坚看甘肃】扶贫技能高手 为脱贫攻坚锦上添花

2017年03月03日 18:22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陇南3月2日电(记者 潘倩倩)2月28日,“迎接党的十九大”系列网络主题之“脱贫攻坚看甘肃”活动采访团来到甘肃陇南王坝镇。此时,大水沟村广场正上演一场热闹非凡的文化表演:70岁的土琵琶传承人杨万怀坐在椅子上唱说着农村老百姓的生活,几名农村妇女拿着霸王鞭跳起欢快的农耕舞……镇党委书记李锐介绍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足不出户就能过上好日子。”

  “看到老人慈祥的笑容,我感觉无比幸福”

  徐丹2012年毕业后就考上了大学生村官,目前是王坝镇大水沟村秀川乡村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成员。2013年底,电子商务的风吹到了陇南大地,让徐丹兴奋不已。一直对电子商务颇感兴趣的他迫不及待地想抓住这次机遇去实现“电商梦”。

  中文专业毕业的他,刚走上电商之路时,“其实更像是摸着石头过河”。2013年,他争取到了首批全市电商培训的机会。通过不断地摸索研究,2014年3月,徐丹开办了个人网店。

  怎样把网店开得红火,他做了很多努力,“通过自主学习研究并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种相关培训。此外,还充实了自身的美工、店铺装修、店铺运营等相关业务素质” 。此时,王坝镇电子商务发展的序幕也拉开了。

  王坝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的成立,使徐丹的网店经验得以传播开来。大水沟村作为镇电商试点,徐丹对务工返乡青年人群进行了系统的培训。谈到电商培训的成就,徐丹满脸笑容,“这里80人成为电商人才,开办网店的有8家,销售较好的3家,销售额都在三、四万元”。

  “如何才能让农户认可电子商务?”这是徐丹最近的困惑,“电商可以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使他们早日脱贫致富。”然而,观念保守的老一辈质疑网络销售农产品。看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大水沟村,徐丹看到了发展电商的好时机,“我与村内的贫困户签订协议,帮助他们销售当地的土特产,如土蜂蜜、核桃、二脑壳酒等。”

  2015年3月15日,仅一天的时间就卖出土蜂蜜200多斤。贫困农户卖完了去年一年的土蜂蜜,老人乐呵地说:“这网上卖东西太好了!”

  “我知道,老人不懂电商,但是看到老人慈祥的笑容,我感觉无比幸福。”徐丹告诉记者。

  徐丹计划今后走自主发展和团队化发展的道路,“打造优质的服务,配备高品质的货物,以乡村旅游为基础,以本土土特产品为倾销对象,利用多媒体手段,不断将我们美丽的家乡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存在。”

  “我想收集民歌,通过旧歌新唱的形式把咱们的乡村文化传承下去”

  朱家沟村的山沟里回荡着《十唱红军》,领唱的朱美兰是这个村的党支部副书记,她今年43岁。

  之前,朱大姐一家都是外出打工谋生。2009年,她回到家乡,在县扶贫办的指导下种植魔芋和天麻。去年,她还增加了中药材茯苓的栽种,经过几年的摸索,朱大姐成为了种植专家。

  现在,朱大姐是朱家沟村的产业大户,在引进农作物时,她先试种,成功了才会推广,“我要把好处让给村民,将自己放在后面,让群众脱贫致富。”她因为带领村民走向发家致富之路,被评为省级“三八红旗手”。

  说起在村委会的工作,朱大姐有着自己的一套,“为了改变村貌,我们党员干部集体开会,白天干活,晚上做村民的动员工作。”易地搬迁的朱景玉一家,就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受惠者。去年村民对村委会投票,95%的人选择了“满意”这项,面对这样的支持,朱大姐谦虚地说:“这一切都是来自老百姓的帮助和配合。”

  现在,朱大姐正忙着创办乡村演艺队,“我想收集民歌,通过旧歌新唱的形式把咱们的乡村文化传承下去。”三位农民配合演出的羊皮扇鼓正跳得欢快,朱家沟村的发展态势如同旁边潺潺的溪水,会越来越长远。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