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商务部、阿里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本期统筹:吴燕
制图:李姿阅
这两年,“互联网+”的春风,吹皱了广袤农村的一池春水。眼下,很多农民不仅学会了网购,还做起了电商。红土地、黑土地、黄土地,纷纷接入“互联网+”快车道。据农业部预计,2016年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总额可达2200亿元,同比增长46%。曾经闭塞的山村,用山野最淳朴的味道敲开城市的大门,为贫困的人们换来脱贫的希望;曾经愁卖的农户,将枝头最新鲜的收获销往远方的市场,为致富的梦想增添腾飞的翅膀。
“互联网+三农”,重构农村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这一进程离不开农村电子商务的助力。网络上闯荡的农民兄弟,正紧紧追逐着市场的需求变化,卖土货、卖手工,卖出了传统产业新活力;卖休闲、卖民宿,卖出了第三产业新天地。
今天,我们就走进3个村庄,结合大数据,看看如今农民做电商,最需要哪些帮衬。
——编 者
村官给力 农户得利
数据显示:有大学生村官的村庄电商密度是无村官村庄的2倍;在家庭特征类似的条件下,村官可提高家庭收入6000多元。
在吉林省辉南县样子哨镇太平沟村,农民季鹏程创业做煎饼,去年8台机器,今年年初投入10万元又置办了6台机器。“最初,卖煎饼主要是对外批发,曾经只能卖10元一斤,产量不小利润不高,都要做不下去了。”如今,季鹏程却在网上把煎饼卖到38元一斤。
转变思路做电商,季鹏程感谢“贵人”——样子哨镇常兴堡村的大学生村官贺业行。
贺业行是样子哨镇上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村官。2015年初,贺业行研究了半年多,自学开网店,把当地的土特产榛蘑、木耳、婆婆丁茶叶等在网上销售。
一来二去,贺业行搞电商在镇上有了名气。太平沟村村支书找到贺业行,请他帮村里的合作社做电商。太平沟村的果蔬合作社有自己的品牌,经营着20公顷的果蔬园,产品有葡萄、香瓜、草莓,还有泥鳅等。
“比较了不同的平台,我们感觉‘微商’更容易打开销路。朋友推荐朋友,就有了口碑。”年前,贺业行在微信上把镇上几个村子的小笨鸡全卖光了。“起初,庙前堡村温大爷家养了20多只小鸡,找到我们要在网上卖。在朋友圈和微店上分享后,订单就停不下来了。”
做起电商后,贺业行出去学习,到任何地方,头一件事就是加朋友圈。“合作社、农场主、大学生村官都是我接触的‘客户’。朋友圈一圈套一圈,慢慢就做大了客户群。”
原先农民在街边叫卖的葡萄,如今卖出新花样。“微信拍照分享,让大家认领。”去年,微信网友120元认领一棵葡萄树,一栋大棚400多棵葡萄树,算下来,就是4.8万多元的收入。电商做出了成效,贺业行走村串户去讲课,培训新型农民发展电商。
“太平沟村果蔬合作社的电商做得好,周边来务工的农民看在眼里,自家有啥要卖的,首先就提供给合作社网上销售。”贺业行把样子哨镇下面各个村屯的特产整合到合作社品牌里,通过淘宝、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各种土特产还搭配组成了“套餐”。
要想致富 得先修“路”
数据显示:有宽带村庄的电商密度是无宽带村庄的2倍;与最多只有一条道路的村庄相比,多条道路可提高农民家庭收入1.23万元。
“2016年,俺们村网上草柳编工艺品销售额就达到3亿元。”互联网让村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手艺卖火了,山东省博兴县锦秋街道湾头村的村两委成员安宝忠很是兴奋。现在,湾头村每家每户都在从事与草柳编有关的买卖,有的在网上卖、有的搞编织,还有的专门四处打捞蒲草等原材料。
2005年,网购兴起,村民们开始买电脑、装网络、学技术,做起了网络销售。安宝忠也成为村里触网较早的村民,如今他已是博兴县电子商务协会常务副会长。
“都说上了互联网,就等于进了一个无尽的大市场。”安宝忠回忆,“开始也没觉得网上销售有多厉害,感觉还不如线下。”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上网速度太慢。“跟顾客网聊谈交易,经常掉线。”安宝忠说,实时交流卡壳,等恢复了,顾客已经跑到别的卖家买完了。“那时候,好几户用一根网线,上网肯定不会快。”
改变发生在2007年。博兴实施网络入口工程,给湾头村的农户家免费安装了宽带。“沟通效率一下子高了,我的网店现在一个月能卖四五百单。”安宝忠笑呵呵地说,“村子的草柳编线上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70%。”
“现在更方便!村里无线网全覆盖,在哪都能交易。”如今,村里的移动端交易已经超过了电脑端。博兴县累计投资2.8亿元,在全县建设4G基站610个,4G移动信号全覆盖。
现在,村里驻扎了26家快递公司、3家物流公司,都是上门取货,方便、快捷又高效;异地网购3天到、同城网购24小时送达。县里累计投资13.2亿元,新建改造公路1300余公里,农村硬化公路通到家门口。
给力的基础设施也吸引了50多位大学生。“他们点子多,懂得年轻人喜欢啥。”安宝忠说,从事草柳编的农户按照他们的设计生产,产品格外好卖。
最近,村子里正在升级电网。“电商越来越多,用电越来越多,免得超负荷停电给大家造成损失,这事得提前做。”安宝忠说。
民宿触网 服务跟上
数据显示:农村在线旅游居农村服务型网络零售行业首位,占比达到38.52%。
一到假日,“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川北民居就火了。
“起码要提前一周上网订。”罗文川翻看着满满一摞的网络订单告诉记者,自从几年前他把自家的民宿放上网,就从来没有为生意发过愁,去年的网上订单甚至占到接待总量的一半,还有不少国外的游客前来光顾。
白墙灰瓦,错落有致。房前屋后菜园里,桃树、小菜长势喜人;村旁石桥下,溪水潺潺……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画卷,便是罗文川所在的四川南充市西充县凤鸣镇双龙桥村新村综合体。据凤鸣镇镇长冯家焕介绍,这个新村综合体共有135幢川北民居建筑风格的农家新房,目前,这里的村民们均依靠经营民宿迈入年入10多万元的富裕行列。
“有山有景还不够,网络化、便利化才对得上游客的胃口。”罗文川告诉记者,村委会不仅与五星级乡村旅游酒店合作,定期派村民到酒店学习,让村里民宿走上“星级服务”的路子,而且积极对接电商平台,让游客能方便快捷地订房消费。
“网上能展示民宿的细节图片,还有评价系统,顾客网上下单,既方便又省心。”村民向秀丽自从把民宿“触网”,生意越做越火。目前全村超过三成的民宿已加入网络销售平台,网上交易额每年超过200万元。
“服务质量好的才能触网,不能滥竽充数砸了村里的招牌。”冯家焕告诉记者,目前,西充县为发展乡村旅游已建成多个新村综合体,为将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融合,该县将分区域建成44个乡镇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和500个村级电商驿站,为民宿旅游“触网”提供基础保障。
“触网”销售增加了村里收入,钱袋子鼓了的双龙桥村投入资金平整田地、修河道、挖蓄水池……如今的村子里,干涸的小溪变成水量丰沛的小河,低洼处变成水草丰茂的人工湿地,彩砖铺就的步行道曲折延伸,玫瑰、玉兰、樱花、波斯菊等花卉次第盛开。
“等攒够钱,再修一栋民居!”盘算着去年的收入,罗文川心中有了新打算。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