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顺口溜里道出的贫困村之变

2017年01月19日 08:21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1月18日电题:顺口溜里道出的贫困村之变

  新华社记者陈尚营

  “沈桥畈,邱家山,光棍出来一大班!”提到原来哪句顺口溜印象深,沈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储昭云脱口而出,“这就是说我们这里太穷了,很多小伙子找不到媳妇。”

  刚刚过去的2016年,这个大别山深处的小村子成功脱贫出列。“好山好水好沈桥,楼房建在半山腰。道路修到各家户,媳妇不用出门找。”新的顺口溜形象地展示了沈桥的变化。

  年近40岁的储昭辉最有发言权。“以前穷,我三十大几了也没找到对象。后来村里支持种了3亩茶叶,还养了黑猪,现在日子好多了。”储昭辉2015年年初结了婚,现在女儿已经1岁多。

  在村里,集镇道路宽敞整洁,群众居住集中的地方装有路灯,“脱贫之后,发展不能止步。马上过年了,到时候你看看,村里这路都能堵车。”储昭云笑着说,现在“开个轿车不算富,哪村都有好多部”。

  这些变化说起来简单,但要实现其实困难重重。沈桥村所在的安徽省岳西县,是安徽省唯一一个纯山区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处姚河乡西南的沈桥距离县城近70公里,山路难行,开车常常需要两三个小时。全村1800多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有415人。

  “贫困村出列有严格的标准,全村贫困发生率要降至2%以下,要有1项以上特色产业,村集体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这只是一部分要求,全部达到才能出列。”沈桥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王钰豪说。

  沈桥做强茭白和茶叶两大支柱产业,带动了不少贫困户。土岭组贫困户吴家亮,有种植茭白的田地和技术,但因为家里情况不好,一直缺乏启动资金。“2016年他通过小额信贷贷款3万元,发展资金的问题迎刃而解。高山茭白的效益比较好,只要起步,脱贫也就相对容易。”王钰豪说。

  在沈桥村,随处可见二层小楼。储昭云说,现在村里的楼房率已经达到97%,“原来是‘泥巴墙,茅草房,支口锅,铺张床’,现在是‘不见砖,不见梁,真皮沙发弹簧床,解手不出房’”。

  沈桥的变化是安徽省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16年安徽103万贫困人口脱贫,1077个贫困村出列,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