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安康:脱贫攻坚助推小康梦

2017年01月16日 07:49   来源:陕西日报   

  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安康市平利县大贵镇儒林堡村面貌焕然一新

  胡亚斌

  巍巍秦岭,迤逦巴山,位于陕西南部的安康,美丽的自然风光却掩不住贫困的现实。2015年底,安康有19.39万贫困户58.17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23.5%,贫困绝对数和贫困生率居全省第二。2016年,面对贫困市情,安康抢抓国家加大脱贫攻坚工作机遇,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凝心聚力,合力攻坚,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攻城拔寨”,实现了“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首战首捷,向实现全面小康迈出了坚定步伐。

  “五大机制”为脱贫攻坚提质增速

  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健全有力的工作机制来保障。2016年,安康市立足市情实际,按照新形势新要求,建立和完善了脱贫攻坚五大机制,形成了全市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体系,保障了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推进。

  实行脱贫攻坚指挥部领导体制。安康市共抽调276名干部与现有扶贫力量整合直接从事脱贫攻坚工作,建立了“市县(区)有指挥部、镇(办)有指挥所、村有作战室”的作战体系,实行四级分类制图,全面挂图作战,形成了党委统领、人大指导、政府主导、政协民主监督、全民参与,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格局。实行领导干部包抓工作责任制。该市落实28名市级领导、274名县(区)级领导实行“三个一”(联系一个县(镇)、包抓一个贫困村、对应负责一项以上脱贫攻坚重点工作)领导包抓机制,全面夯实各级领导责任。实行目标考评机制。该市制定完善了《安康市脱贫退出实施暂行办法》、《安康市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暂行办法》和《安康市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量化计分办法》,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单项和全覆盖考核。制定第三方评估办法,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安康学院对县区申报拟退出的218个贫困村进行了全面脱贫退出评估。实行督查问责机制。制定出台了《安康市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定期督查巡查,全年开展专项督查巡查3次,形成有力的制度震慑。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大力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和金融扶贫四大投入力量,全年争取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5518万元,落实市、县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2亿元,整合行业扶贫项目资金29.67亿元,完成社会扶贫投入1.5亿元。在积极探索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方面,安康先后被确定为省级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和全国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全市建立金融扶贫风险补偿金9692万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3.62亿元,发放农发行政策性金融扶贫贷款13.38亿元,编报国开行项目4100个,获批贷款39.6亿元,发放贷款2.69亿元;编报农发行项目12509个,申报贷款80亿元,构建了专项、行业、金融、社会“四位一体”扶贫投入保障体系。

  “六个精准”获贫困群众点赞

  “今年种植的香菇已卖了2000多斤,现在是13500个菌棒,好的话就有3万元收入了,这多亏了党的扶贫政策”汉阴县涧池镇栋梁村贫困户刘孝元高兴地说。据了解,刘孝元贫困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发展资金和门路,在县扶贫部门和帮扶部门的帮助下,顺利解决的发展难题,走向了脱贫致富的新生活。在全市,像刘孝元这样得到精准扶持的群众还有很多。

  今年来,安康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以“六个精准”全面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精准扶贫对象。在对象识别中,制定“八不准”操作规范,严格执行“七步法”程序,通过“一看房屋算家当,二看产业算后劲,三看劳力算收入,四看医教算支出”的“四看四算”办法,全面准确掌握全市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现状、致贫原因、发展意愿和增收潜力;在建档立卡工作中,落实“干部上门登记照相、媒体公开公示、群众评议监督”三项制度,按照“一户一张表、一张合影照、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的要求,认真开展建档立卡核查工作;在识别核查中,采取“菜单式核查、点位式推进、问责式督办”办法,严格实行核查结果横向联审、纵向签字和责任倒查制度,明确“谁核查、谁签字、谁负责”,确保数据精准;在信息管理中,采取公益性岗位开发与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办法,优先从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中招聘323名工作人员专门从事各级扶贫信息管理工作。精准项目供给。该市进一步明确行业部门责任,分别编制了交通、水利、电力等单项扶贫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将基础设施项目编制到村到户。按照年初列单、年中跟单、年末清单的办法,紧盯贫困村路、水、电、讯等项目,自下而上申报和自上而下核定相结合,将行业基础设施项目一个一个盯紧钉实,确保项目到村到户。旬阳县实行“项目供给制”,整合行业投入2.07亿元。今年全市贫困村新修硬化通村路845公里、村组道路1039公里、机耕路(生产路)295公里,修建安全饮水514处,实施农村网改725.6杆公里,新建基站110个,宽带进村47个村。精准资金使用。全面实行脱贫攻坚任务、资金、权力、责任“四到县”,及时将资金全额下拨到各县区,由县区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自主确定扶贫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分期分批精准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问题。四是精准到户措施。按照超计划安排,保质量完成,根据自下而上报备和自上而下对接,各县区上报全年计划脱贫贫困人口49307户146297人,分类制定脱贫措施97097户269801人,坚持将因户因类施策和综合施策相结合,确保圆满完成脱贫目标。精准结对帮扶。该市按照“人岗相适,按需选派、供需对接”的办法,选派1215支驻村工作组、4040名驻村队员、1097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24271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6.25万贫困户,形成了包村领导、包帮部门、驻村工作队、镇村干部、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六位一体”协同推进脱贫攻坚的工作机制。首批121个企业、商会结对帮扶100个贫困村。1848个精准扶贫和转移就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2万余户。六是精准脱贫成效。通过全程督查、全方位考核和第三方评估,该市今年计划脱贫的200个贫困村、12.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计划完成率达到100%。

  “七个一批”惠泽50万贫困群众

  针对贫困村、贫困户不同的致贫原因,在实施“六个精准”的基础上,安康根据市情实际,进一步整合农林水、交通旅游、民政卫生等行业资源,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形成了“七个一批”主要脱贫措施,覆盖58.17万贫困人口,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今年安康探索形成的“支部+X+贫困户”脱贫攻坚模式被《人民日报内参》、《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党建研究》相继报道,汪洋副总理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

  搬迁扶贫“挪穷窝”。该市把有安全住房作为精准脱贫的底线要求,坚持“三优先”搬迁原则,依托区域性布点、中心村建点、产业强村扩点,强化“三线考核”,对建档立卡需要搬迁贫困户实行“一户不多、一户不少”的搬迁安置,坚持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就业增收、社区管理与集中安置点同步规划、一体建设,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截至目前,开工建设贫困户安置社区450个,保证了贫困村“安置点建设全覆盖”,4.15万户贫困户搬迁已全部开工建房。产业扶贫“换穷业”。该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建立“造血”功能和长效机制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富硒特色产业,拓展“富硒+”、“+贫困户”、“电商+”、“创客+”产业精准扶贫模式,持续创新政府主导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互动、景区园区牵动、能人大户联动、支部党员促动等带动方式,建立市场主体与贫困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多途径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试点均取得良好成效。平利县社区工厂吸纳172户贫困户务工,电商扶贫带动692户贫困户发展,累计发放“两权”抵押贷款项目2835户6.2亿元。石泉县探索了订单回购、带资入企等模式,带动104户贫困户稳定增收。镇坪县探索“两租”、“两单”、“两股”三种方式,带动4254户贫困户持续增收。培训脱贫“换穷脑”。紧抓劳务订单、技能培训、有组织化输出三项工作重点,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支持鼓励创客到贫困村创业兴业。开发9629个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14笔38141万元,带动1万人就业。教育扶贫“换穷志”。该市对贫困家庭学前班、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普通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中高职在校生以及在校大学生实行生活补助、对贫困家庭在校大学生实行助学贷款、助学金全覆盖。今年已资助学生7.8万人,发放资助资金6129万元,完成培训贫困家族劳动力28450人。全市教育扶贫经验入选全国《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经典案例》汇编。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