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一线视角:贫困群众精神之变是脱贫攻坚的“潜绩”

2016年12月28日 08:29   来源:人民日报   徐元锋

  贫困群众从“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到开放进取、能干会算,是脱贫攻坚的“潜绩”

  走进国家级贫困县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党政办公楼,一块“脱贫摘帽”倒计时的电子牌匾立在显眼处,提醒人们距离2016年12月31日还有多少天、多少小时、多少分钟和多少秒。年底要脱贫摘帽,县里许多干部感慨:“今年差不多脱了层皮。”

  笔者常驻云南,如果说去年的热词是鲁甸地震震后“恢复重建”,今年当属“脱贫攻坚”。预计到2019年,云南省现行标准下57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要脱贫,88个贫困县悉数摘帽,476个贫困乡(镇)、4277个贫困村要出列,时间紧,任务重。扶贫不能落一人,也要尊重群众意愿。在红军长征当年路过的禄劝县皎平渡镇,有一个只有8户人家、4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二道坪自然村,几乎世代与世隔绝,但村民不愿搬出来。昆明市产业开发投资公司扶持100多万元,打通了山路,小山村面向世界的大门也豁然打开。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拔穷根”的过程,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和执政能力的体现。拿云南禄劝县县长李开德的话说,就是四个“前所未有”——“精准”的思路前所未有;政策措施的力度前所未有;贫困地区面貌的变化前所未有;干部群众的精神振奋前所未有。禄劝今年农村公路的通车里程,是过去年份平均数的10倍多,县里贫困人口全部住上安居房,“这在以前不敢想象”。这背后,是昆明市针对禄劝县出台的12条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是近5000名干部挂村帮户的艰苦付出;是远至北上广近到省城各方参与形成的大扶贫格局。

  看得见的脱贫巨变,伴随着隐形的精神之变。贫困群众从“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到开放进取、能干会算,是脱贫攻坚的“潜绩”。对广大干部来说,在扶贫一线的锤炼,是一次入脑走心的“群众路线”教育。

  脱贫攻坚更深远的意义,也许在于铸就更坚实的执政根基——远在深山无人知的地方,交通、水利等“瓶颈制约”得到缓解;整个社会最弱势的群体,得到最直接最解渴的扶持。在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下,进一步夯实社会公平,这正是中国行稳致远的基础。

  (作者为本报云南分社记者)

  原标题:拔穷根带来精神之变(一线视角·见证2016)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