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 巴州若羌县铁干里克镇英苏牧业村有98户264人,2016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达54户167人。若羌县畜牧兽医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驻村以来,紧紧抓住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借力用力让贫困户脱贫致富。
培训就业稳致富
若羌县畜牧兽医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通过调查摸底、分析现状、掌握民情,找准了该村54户贫困户的“根源”:大多数村民文化程度偏低,又无一技之长。为了提高他们创业就业的能力,工作队积极与县人社局联系,创新职业培训模式,通过采取“送技下乡服务上门”的方式,依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扶贫攻坚暨送技能下乡活动,积极组织和引导村民参加职业培训,使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培训。
工作队通过把科技致富作为扶贫的重要举措,引导贫困家庭积极参加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实现就业37人,并协调解决各类帮扶资金180余万元,直接受益群众264人。
在工作组的帮助下,村民赛丽曼 艾比通过参加技能培训,学会了烧烤。工作队还给她赠送了烧烤、麻辣烫一体式手推车流动售货车和一台冰柜,让她做起了小本生意。“一串烧烤可以卖到2元,麻辣烫一串1元……现在,过来吃的人越来越多了,每天稳稳入账100多元。”赛丽曼 艾比高兴地说。
惠民生助脱贫
为帮助村民算好致富账,走好致富路。工作组和村“两委”反复算经济账,并在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利用自治区惠民生项目资金50万元购买500只罗布生产母羊,承包给6户贫困户。同时,约定每户贫困户每年仅需按承包总数的30%上交成活羊给村集体,其余的归承包户所有,用于发展壮大养殖规模。这样一来,6户承包户每家每年最少增加40只羊,既解决了贫困户发展养殖无资金又无增收的问题,又可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双赢。
“每只按500元计算,每户每年至少可增加收入2万元,村集体每年也可增收7.5万元。”驻村工作队队长雷玉金说。
今年8月份,工作队还帮助贫困户麦麦提·艾麦争取到贴息贷款3万元,引导他在家门口开了一间10平方米的小卖部。从此他起早贪黑,精心照料,把小卖铺经营得红红火火,很快就还上了贷款。每当谈起这事,麦麦提·艾麦都激动地热泪盈眶,不停地说:“住村干部亚克西!”
红枣地致富新路子
没有耕地成为英苏牧业村大部分贫困户走发展致富路的“拦路虎”。年初,工作队将44户无地牧民列为精准扶贫重点对象。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利用44户无地牧民的草原补贴资金承包了181亩地红枣园,其中170万元从牧民2015年草补资金中支付,160万元为县级精准扶贫资金。这181亩果园现已平均分配给了44户贫困户,每户约4亩,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了枣农。工作组先后多次邀请县林业局技术员到村里来为村民进行红枣技术培训,为村民讲解红枣修剪、抹芽、摘心和病虫害防治等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管理和具体操作技能,受益群众达245人(次)。
村民玉素甫·托乎提激动地说:“以前看着别人有枣园,年底大把大把数票子的时候,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有块枣园该多好,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也有了自己的枣园,真是太高兴了。”
“引导贫困群众走多方致富的路子,是工作队解决贫困人员脱贫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是实现扶贫工作从单一向综合多样化转变的方式。”驻村工作队队长雷玉金说。
(责任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