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党建引领,加快脱贫步伐

2016年12月20日 12:14   来源:安徽日报   

  本报记者 黄永礼

  夯实组织基础:整顿治理软弱涣散,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群众反映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干群关系不融洽,村班子力量不强,先后换了两任书记……曾经一段时间,寿县安丰镇青峰村党总支软弱涣散,难以形成合力,各项工作靠后。

  抓住村“两委”换届契机,上级组织对青峰村班子进行大换血,吸纳4名党性强的年轻人,加上县里下派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长,8人组成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年轻班子。如今,抓党建、打基础、促脱贫,成效初显,村里原有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81人,目前已实现12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

  “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脱贫攻坚,先得建强支部,夯实组织基础。近几年来,我省加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帮扶,指导各地在摸排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时,注重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不力、扶贫效果不明显的贫困村作为重点,通过采取领导挂点联系、“一村一策”等有效措施进行整顿,帮助解决突出问题,夯实脱贫攻坚的组织基础。

  2014年以来,全省共对2695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行了集中整顿,构建治理整顿长效机制。去年整顿中,我省调整不胜任村党组织书记193人,配齐空缺村党组织书记163人,帮助协调项目2000多个,解决各类问题1.3万多个,投入资金约3.5亿元。

  着眼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各地根据农村发展变化特点,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工聚居地等重点领域中组建党组织力度,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覆盖,强化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目前,全省设置村党委124个、党总支9477个。

  怀宁县以村为单位,划分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建立一个党小组,由网格中的先进党员担任党小组组长,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每名党员都在网格中,并分别安排一名乡镇或村党员干部担任网格党小组指导员。目前,全县各村共建网格党小组1767个。根据党员的本人意愿和个人专长,每人相应联系帮扶1到2户贫困户,帮助解决生产资金、就业、就学、就医等实际问题,做到“贫困户不脱贫,联系帮扶不脱钩”。今年以来,全县网格内党员已帮助贫困户办实事、解难事19000多件。

  锻造骨干力量:选优配强班子队伍,培训充电增强本领

  今年乡镇党委集中换届中,我省拓宽选人视野,探索从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三类人员”中择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选优配强乡镇党委书记,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和领路人,增强乡镇班子服务群众、带动脱贫致富的能力。

  在村党组织集中换届中,全省各地注重选拔“三有三带”型的贫困村党组织带头人,切实优化班子结构,强化整体功能。换届后,全省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不到45岁,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到71%,致富能手等占到50%。

  带动脱贫,既要有干劲,更要有本领。学习充电、集中轮训,成为提升本领的共同行动。

  依托安徽组织干部学院、小岗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平台,我省重点抓好村党组织书记的任职培训、年度培训和专题培训,省市每年对村书记开展示范培训,县里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集中轮训,确保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每年轮训一遍。去年,还在安徽大学举办了优秀村书记示范培训班,省市县三级共举办153期村书记和第一书记培训班,培训1.95万人。

  结合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我省在全省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以 “提升文化层次、提升创业技能、提升服务本领”为内容的“素质提升”工程。从2013年起,每年选调2000名村干部赴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科技学院学习。同时,持续开展以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为内容的农村党员干部“双技”培训。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约3.65万名村干部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举办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班约4000期,累计培训约39万人次。

  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各地积极探索贫困地区农村党员发挥作用、服务群众工作新载体,引导贫困地区党员带头脱贫致富,带头结对帮扶,带领贫困群众共同脱贫致富。

  “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党组织的最大优势就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引领群众。 ”舒城县棠树乡党委负责人介绍,该乡要求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深入到贫困群众中,了解他们所需所盼所想,找到 “贫根”、对症下药,变“输血”为“造血”,以党带群,形成脱贫攻坚、共同致富的强大凝聚力。

  提供人才支持:持续开展选派选聘,推进城乡结对共建

  地处大山深处的红星村,交通闭塞、资源匮乏,是太湖县67个精准脱贫村之一。 “我至今忘不了刚到红星村时,眼前那破败不堪的路,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太湖县小池镇红星村村部,说起两年前的场景,汤中营记忆犹新。那时,他刚被省委组织部选派到红星村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到村两年来,汤中营突出抓好党建扶贫、产业扶贫,先后争取1400多万元的资金,修路、挖塘,整治村环境,建村民广场,并打造了猕猴桃、苗木花卉、高山蔬菜等四大板块产业,“村里两年来的发展,相当于以前至少十年。 ”不少村民感慨地说。今年,红星村党总支被安庆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从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是我省统筹城乡、加快贫困村后进村发展的一个有力举措。目前,已共选派20455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或书记。 2015年,贫困村第一书记全部兼任驻村工作队长,实现了中央提出的选派第一书记对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两个全覆盖”要求。

  “一人选派、单位支持、全体有责”。各地注重将驻村工作队,与“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全省5000多个单位参加了单位包村,由包村单位干部职工和乡镇村干部分别作为100多万贫困户的帮扶联系人。驻村工作队由第一书记、单位驻村干部以及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人员组成,现有工作队员10392人。

  2008年以来,我省还共选聘大学生村官10544人,目前在岗大学生村官4402人,其中在贫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608人。各地鼓励大学生村官在贫困村干事创业。省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连续5年,通过在贫困村实施产业发展项目,鼓励他们积极创办、领办、合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他们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作用。

  持续推进结对共建,促进了城乡共建共进。各地采取“1+1”“1+X”“X+1”等方式,3000个贫困村与城市基层党组织建立联合党组织,突出在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开展帮扶,促进抓发展、促脱贫、帮民富,帮助协调解决难题,加快帮扶对象脱贫致富。据统计,近年来我省各地城市基层党组织共为结对村争取项目1.7万多个,帮扶资金约11.3亿元,结对联系留守儿童约6.8万人、困难群众约17.7万人。

  强化考核保障:改进作风干事创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每月一考核,半年一测评,一年一总评。在青峰村,精准扶贫的措施有哪些,帮扶项目落实得怎么样,贫困户还有哪些困难没解决等,这些都有严格的考评。

  严格监督考核,才能促进乡村干部抓实抓紧脱贫工作。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省就扎实开展乡镇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治理,不断强化贫困地区乡村干部作风建设。目前,不少地方在贫困地区推行“一诺双评”制度,完善乡村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评议、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促进贫困地区乡村干部改进作风、干净办事。全省全面推行村级重要事务决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并指导各地特别是贫困地区抓好“三会一课”、党务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全面推行村干部值班、坐班制度。

  各级组织部门还加强了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和驻村工作队的统一管理,定期开展查岗,听取工作汇报,督促第一书记履行好一岗双责,并加大考核力度,对年度考核不称职或不符合选派条件的第一书记,及时进行调整或“召回”。

  在经费保障上,我省日益重视基层,提升对贫困地区的保障水平。 2015年全省各地投入基层党建经费约41.5亿元,比2014年增长约45.6%;村“两委”正职年均报酬达2.26万元,较上年增长约25%。今年,省委、省政府将农村基层党建服务经费保障纳入全省33项民生工程范畴,明确目标任务、资金筹措和完成时限,确保2017年底前全省村干部报酬待遇、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全部达标。

  我省还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指导各地通过一村一策或多策、一村一品或多品,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并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纳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内容,充分调动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到2020年,全省所有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据统计,2015年,全省消除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2301个,集体经营性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有4323个,占村总数约28%。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