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久锋
初冬,贵州省施秉县山地高效精品水果园区工人们正在进行“一年两季绿肥”播种工作。绿色点缀着山峦,略显萧索。而杨柳塘镇的地坝猕猴桃基地,依然铺着厚厚的一张大绿毡子,藤蔓翠绿,美不可言。
60多岁的果农曾垂奎刚刚撒过绿肥种子,又马上开镰割垦。“土质蓬松了,才能让蚯蚓一窝窝地‘长’,每亩可节约除草剂、劳动力180元以上。”曾垂奎说。
若按以前的方法,随意施肥,不仅易引起土壤板结、酸化以及土壤污染,还会致使农作物产量与品质双双下降,如今采用科学的两季绿肥播种法,他的土地修养得当、肥力充足,种出的瓜果又大又甜。
其实,曾垂奎的做法是众多农民的期盼。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化肥对我国农业连续丰收功不可没,不过在我国化肥用量增多的同时,其对作物的增产效率却在下降,还带来农业环境污染、耕地退化等不良影响。
今年以来,贵州省农业部门围绕建设有机、绿色、无公害大省的目标,将粮食、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作为重点,在化肥减量增效、实施土壤修复方面走出一条卓有成效的“绿色”发展之路。
今年年初,贵州省选择思南、绥阳、长顺、纳雍、施秉5个县作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以水稻、辣椒、苹果、猕猴桃、冷凉蔬菜等作物为主攻对象,强化减肥增效示范区建设,引导带动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省建立化肥减量示范区176个,示范总面积42.78万亩。
为发挥项目效应,聚焦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肥料经销商等,贵州省适度开展“以奖代补、直接补贴”补助模式,鼓励和引导使用配方肥、有机肥料、水溶肥料、缓释肥料等,带动周边农户科学施肥。项目区域施用配方肥、缓控释肥等肥料7.5万吨,补贴资金达810万元。
“以前种玉米时,只晓得施尿素、碳胺,产量老上不去。”村民邓光辉说,照着方子,用磷肥打底,到打喇叭口时(抽穗),再配施钾肥,效果蛮好的。
选择绿肥种植、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山地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推广水肥一体化等2-3种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建立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点10个,面积1225亩,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示范带动农户采用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黔南州在荔波建立蜜柚精品水果种植示范区,核心示范区100亩,辐射带动5000亩。龙里县在生态农业园区建立水肥一体化豌豆尖兼用绿肥、专用绿肥种植示范区超过1万亩,亩产值超过1500元,实现总收入1100万元。毕节市在赫章河镇建立1000亩马铃薯、玉米缓释肥示范样板,推广马铃薯缓释肥栽培,玉米地膜覆盖、育苗移栽技术,让农民看到示范样板效果。
通过秸秆粉碎还田、腐熟还田等,建立秸秆还田示范,不断提高耕地土壤养分。贵州全省累计跨年度完成秸秆还田191.86万亩,建立核心示范区18.11万亩。并针对秸秆焚烧现象下发了《关于推进秸秆禁焚和切实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切实加强了秸秆禁焚工作,促进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向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五化同步”之路发展。
通过实施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贵州省化肥减量成效明显,累计减少化肥用量2.12万吨,化肥成本减少4592.83万元,增产11万吨,累计增收2.02亿元。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