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山西兴水脱贫攻坚:根治水土流失 绿了山川富了百姓

2016年12月08日 11:18   来源:山西日报   

  山西之长在于煤,之短在于水。解决好“水”问题,对于我省生态建设、脱贫攻坚至关重要。

  曾几何时,水土流失严重的窘境成为我省发展的不能承受之痛。资料显示:我省水土流失面积约10.8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69%。贫困人口也多分布在水土流失区域,恶劣的生态环境与贫困交织,生态治理、脱贫攻坚难度大。

  我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特别是沿黄一带,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瓶颈。

  痛定思痛。面对生态窘境,如何让“穷山恶水”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在重点区域实施了一揽子行之有效的水保生态建设行动,综合治理的多元效应逐渐显现,使“兴水富民”不再是停留在纸上的口号。

  面对“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全省脱贫攻坚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将水保生态建设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同步推进,用水土流失治理推进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下决心在“一个战场”上打好“脱贫攻坚、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

  同时,省水利厅明确提出:以水利水保重点项目建设为依托,通过生态扶贫、精准发力,全面实施水利扶贫“3211”工程,以壮士断腕之势,誓将补齐脱贫攻坚水利短板,为我省全面脱贫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水保综合治理“穷山恶水”变“金山银山”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尤其是“十二五”以来,以晋北风沙区、吕梁山水土流失严重区和汾河流域为重点,分区域实施,大力开展集中连片和规划水保生态建设,综合治理的多元效应逐渐显现。

  如今,全省丘陵沟壑区,生态颜值提高了,生活环境变好了,“穷山恶水”变身“金山银山”的事例不胜枚举……

  “这几年水利部门给我们改造了梯田和淤地坝,我每年种地收入增加了3000~4000元,以前还要出去打工赚钱,现在守着地,日子已经不错了!”这是吕梁市离石区一位村民对当地水保工作的直观认识。

  在沿黄的永和县,该县采取大区域治理,大力度整合,探寻出了一条贫困地区“水保富民、生态兴县”的新路子。经综合治理,该县芝河源头小流域坡耕地亩均增收200元左右,人均增收1250元;坝滩地亩均增收500元左右,人均增收265元。

  地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的隰县,采取“垣、坡、沟”综合治理以及“山上梨果、山下粮田、坡面草灌”治理模式,超六成的水土流失区域得到治理,还“抢出”基本农田13.2万亩,均已调整为梨果栽植。“十二五”期间,全县靠梨果产业脱贫的有5930户、12839人。

  晋北风沙区的大同、朔州各县区将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与当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相结合,总体规划,连片治理,规模推进。这些集中连片的生态工程对遏制地表扬尘起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省有针对性地启动实施了一批重点水土保持项目,在重点区域开展重点治理:在晋北风沙区,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开展大规模的林草生态植被建设,并配套水源节水工程,提高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在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吕梁山南部黄土残塬沟壑区,以坝滩联治、坡改梯等重点项目为依托,开展坝地、滩地、梯田等高效基本农田建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在太行山土石山区,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农发水土保持项目,针对这里石厚土薄、降雨量相对较大的特点,重点开展乔木林、经济林建设,并配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全省各地就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截至2015年底,全省民营水保户累计发展到30万户,其中承包面积在500亩以上的民营水保大户4300多户,已累计投入治理资金30多亿元,治理开发“四荒”地8000多平方公里。

  多年来,我省采取综合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绿了黄土地,富了众乡亲。

  精准发力“三跑田”变“三保田”

  “这几年荒山治理得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吕梁市石楼县南沟村村民刘汉新的家就建在一条深沟里,说起这几年最大的感受,他首先提到的就是水土流失治理。

  石楼县是国定贫困县,也是水土流失重灾区。2010年,石楼县被列入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试点县,短短几年,这里就发生了显著变化:坡地变平地,小块并大块,水、土、肥“三跑田”变成“三保田”,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改善,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推动,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石楼县水利局局长刘林长深有感触:“水土流失治理不仅改善了这里的生态,更让农民尝到了发展的甜头,为石楼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仅2015年,石楼县就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958.55公顷,年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022.13万公斤,受益人口1.5万余人。

  生态脱贫思路提出以来,山西进一步明确以脱贫攻坚统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局,把水土流失严重的吕梁山区、太行山区、晋北风沙区等区域作为重点,在水保重点工程项目安排上优先选择水土流失严重区的贫困县,在措施布置上更加注重与生态脱贫相结合。加大坝滩地、水平梯田等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兼具保土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乔木林、灌木林、经济林,切实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为群众开辟脱贫增收渠道。

  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说,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推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是山西省坚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找到的一条符合本省实际的生态脱贫新路。

  水利扶贫“3211”工程“水瓶颈”变“水支撑”

  水土流失让山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成为我省的“大地之痛、民生之患”。目前全省仍有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尚未得到治理,而232万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这些区域。

  按照中央“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总目标,我省要拔掉“穷根”,确保如期脱贫,“水土流失”问题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说,解决好“水”问题,对于山西“十三五”末实现232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为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推进大会精神,省水利厅确定以水利水保重点项目建设为依托,通过生态扶贫精准发力,全面实施水利扶贫“3211”工程,有效解决水少、水脏、水远、水漏、水失的“五水”问题,变“水瓶颈”为“水支撑”。

  “3”是指尽快出台3个文件,即《山西省小流域承包租赁拍卖治理办法》《全省农建水保专业队组建与注册管理办法》和《农村小型水利水保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2”是重点建设两大支撑山区水利发展的技术体系:解决好水保淤地坝与农田水利灌溉相结合的问题;解决好山区农业灌溉技术难题,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高效节水灌溉相结合。

  “1”是启动一项水利技术帮扶行动计划,即开展“百名处级干部、千名技术人员下基层行动”,帮助基层制定水利脱贫规划,解决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

  最后一个“1”是以试点为先导,规划实施一批水利脱贫攻坚项目。力求通过1~2年的试点先行,让贫困地区老百姓受益。首批工程将先行解决已开工多年的12处西山提黄试点工程。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山西最终将用5年时间在山区贫困县完成1.75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治理,使全省的治理度达到70%,达到国家一级治理标准。在44个县建成县域小水网工程,在山区县增加13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和200万亩高效节水的沟坝地。

  执法保障让水保工作落到实处

  水土流失面积每减少一点就意味着农民能多增收几分,“根治水土流失,兴水富民”,是全省水保工作的核心内容。

  而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成效与严格的执法密不可分。2015年7月,我省修订颁布了《山西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让水土保持执法更有力。据统计,2015年,省、市、县三级共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检查2469次,检查项目1890个,审批水土保持方案214个,涉及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1.8万公顷。

  2016年6月,省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对全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山西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情况开展检查调研。

  调研组认为,全省水土保持工作扎实有效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多措并举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治山治水与治穷致富相结合。通过国家和省重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显著地提高了群众收入。二是监督执法工作扎实有效。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各生产建设项目知法、守法意识不断加强。三是重视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

  同时,调研组还为我省下一步的水土保持工作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落实水土保持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度,把治理水土流失和实施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真正成为一项符合中央精神,符合省情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的民生工程。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多渠道整合筹措资金,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等。

  留住了水土,就留住了发展的根;实现了绿水青山,就会拥有金山银山。在生态脱贫的攻坚路上,山西不仅重塑了美好的生态颜值,更强壮了脱贫的筋骨。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