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新实践 争当脱贫攻坚“排头兵”—探析易地扶贫搬迁“拉萨模式”
易地扶贫搬迁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定,是整个脱贫攻坚战的首战,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发展问题的根本举措。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人往何处搬、如何稳得住、怎样能致富……这些核心问题如何有效破解并如期实现预定目标?拉萨市勇于实践,主动作为,创新探索了一条符合拉萨实际的新路子,确保了易地扶贫搬迁持续健康推进。
自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拉萨市围绕“两年脱贫、三年巩固”目标,以易地扶贫搬迁为突破口,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整合全市各类资金,结合全市各项重点工作,做到搬迁群众尽快与当地群众融合发展,突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城镇化建设、产业发展结合,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易地扶贫搬迁整合各类资金达到14.89亿元,已开工建设19个安置点。其中曲水县184户、712名贫困群众已搬进新建的集中安置房,成为我区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受益人。
党建统领,确保“搬得出”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大工程,贫困群众愿不愿意搬、怎么搬得出?这是摆在拉萨市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首个问题。
拉萨市把易地扶贫搬迁融入“党建统市”战略,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共选配116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担任县乡党政正职;选配102名具有扶贫开发、城镇管理、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方面经验的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选派273名干部担任村级党支部第一书记,从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退役军人等人员中选配“两委”班子成员268名,从县乡机关、驻村驻寺干部中选拔374名优秀干部进入“两委”班子;深入开展“强党、固基、扶村”工作,选派1358名乡(镇)干部下沉到村(居)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易地扶贫搬迁前、搬迁中、搬迁后主心骨和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家中,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通过算账对比,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效益,及时帮助解决群众在搬迁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组织群众有序搬迁、安全搬迁,并为搬迁群众搞好后续服务。
今年以来,通过举办“六个精准”扶贫专题培训班和2016年度易地扶贫搬迁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2109人次,全市党员干部与搬迁群众全部实现了结对帮扶,为易地扶贫搬迁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城镇化铺路,确保“稳得住”
拉萨市曲水县达嘎新村扶贫搬迁安置点,紧临318国道,距曲水县城3公里,安置点内幼儿园、商品房、公园绿地、柏油马路一应俱全,极大方便了搬迁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下转第三版)
(紧接第一版) 居住在安置点的白玛老人说,“老家处在深山,过的是刨石头疙瘩的日子,一年到头见不到几个外来人,儿女找个对象都费劲。搬到新家后,交通不便、住房破烂、缺水缺电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拉萨市认真贯彻落实区党委、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大部署,进一步优化市域城镇空间布局,强化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到2020年,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十二五”末的45.98%增长到60%以上,年均增长2.8个百分点。
立足“全域拉萨”,以县城为支撑、重点镇为节点,坚持规划先行,以县(区)为单位制定搬迁规划,统筹好村庄布局、民居设计、村容村貌和产业发展,做到村庄规划与周边环境相映衬,与当地文化相融合,与产业发展、共同服务相衔接。合理制定搬迁群众社会保障标准,将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无缝对接,建立起覆盖面更广、保障效率更高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贫困农牧民向市区、中心镇、小集镇集聚,推动“就地就近”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2016年、2017年全市计划向市区搬迁2348户、9633人,分别占易地搬迁总户数和总人数的37.6%、38.8%;向县城、乡镇、小集镇等搬迁2467户、9007人,分别占易地搬迁总户数和总人数的39.5%、36.3%。
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中,由市城投公司统筹规划设计、统筹代建、统筹贷款、统筹建材采购,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牧民参建人数不低于50%”的要求,先后吸纳19个当地具有施工资质的农牧民建筑公司、组织2252名农牧民群众参与到易地搬迁项目建设中,共实现劳务收入约3600万元。
产业引路,确保“能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不能以手段代替目的。
拉萨市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立足县(区)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区域政策,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积极培育搬迁安置点新型产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净土健康产业、旅游文化产业以及特色民族手工业,做到搬迁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推进,确保每个搬迁安置点都有配套产业、每个搬迁户有1人以上参与产业发展就业,带动和帮助搬迁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实现了2016年19个安置点产业配套全覆盖,使搬迁群众过上有尊严、有保障的生活。
曲水县达嘎搬迁安置点投资近2000万元,成立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养殖奶牛500头、藏鸡1万羽,种植饲草玉米、藏(中)药材365亩,带动搬迁贫困户184户、712人参与项目建设和分红,预计实现年增收300多万元,贫困群众人均年收入达到4400元以上。柳梧新区达东村搬迁安置点投资8000万元建设的扶贫综合(旅游)开发项目,年接待游客达到15万人次以上,实现经济收入达到3000万元以上,带动达东村全部富余劳动力就业,实现整村脱贫。达孜县采取“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能人+贫困户入股”模式,制作布料羌姆面具、藏戏服饰、泥塑佛像、藏式家具等民间传统手工业,开发生产旅游纪念品等,带动60户67人搬迁群众就业和分红。
创新方式,确保“早脱贫”
在巩固以上三个结合成果的基础上,拉萨市打出扶贫“组合拳”,着力在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园区建设、小微企业“双创”、生态保护结合上下功夫、求实效。
与产业园区建设结合。围绕产城一体化,依托国家级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柳梧新区、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达孜县工业园、堆龙德庆区工业园和香雄美朵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曲水县工业园和才纳万亩净土健康产业园等园区,继续实施以业育人、以业安人、以业管人、以业富人“四业工程”,加大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就近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并按照“产业项目+培训+用工单位订单”的模式,整合贫困群众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实现稳定转移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培训一人,转移就业一人,全家脱贫”。2016年和2017年两年间,曲水县328户、1227人将搬迁至柳梧新区,尼木县225户、951人,当雄县200户、795人搬迁至拉萨经开区,墨竹工卡县550户、2488人搬迁至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全方位做好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的就业服务工作,为就业对象提供与其能力相匹配的两个以上,月薪超过2000元的就业岗位任其选择,确保满意就业、稳定脱贫。
与小微企业“双创”结合。以小微企业“双创”试点城市为契机,大力推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工作,带动搬迁贫困群众稳定就业、积极创业,实现脱贫致富。着力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建设拉萨市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加大对贫困群众技能培训工作,为企业提供定制化、适用性的人才,不断提高搬迁贫困群众的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劳务收入。2016-2018年,每年计划培养熟练掌握先进技术技能、创新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00人以上。
与生态保护结合。对居住在海拔4000米以上、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对迁出区结合实施宅基地复垦、退耕还林、天然林、草场保护等生态工程,有效改善迁出区生态环境,实现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的“双赢”。当雄县结合纳木湖乡特色小城镇建设,坚持以保护纳木错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实现草畜平衡、缓解草畜矛盾为目标,以促进畜牧业向旅游业转型为手段,实施牦牛减少50%、绵山羊减少70%退牧减畜工程,探索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带动当地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