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讯(记者刘东莱 杨杰 巴莎·铁格斯 甄世新报道)10月27日,我们来到了裕民县。这里因为闻名遐迩的“巴什拜羊”,成为新疆顶级畜产品的输出之地,边境线上的七百余万亩优质草场,绝大多数都通过了国家的有机草场认证。然而产业链之间的断层一直是裕民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每年十几万只羊就直接被装上车,以初级产品的方式拉走了,看着都心疼。”裕民县委书记邹义伟如是说。
打通产业链,成为裕民畜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无数依托该产业安身立命老百姓的希望之光。在裕民县的两天里,我们看到了这束光芒正在照进现实。
巴斯巴依和林华的高兴事儿
我们来到阿勒腾也木勒乡阿勒腾也木勒村时,正在下雪。75岁的巴斯巴依·玛吉拉和他70岁的老伴恰夏克扎提·阔克巴依待在一间土坯房里,看着工人在院子里忙碌。后者在给儿子和自己的新房里安装锅炉。作为贫困户,这套50平方米的房子完全由政府出资修建,锅炉也是免费安装的。不久之后,巴斯巴依夫妇就可以住进新房了。
巴斯巴依家是贫困户,巴斯巴依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老伴早在几年前就因为脑梗而卧床不起了。他们和儿子一起生活,但儿子的生活也一样捉襟见肘。无论从哪方面看,巴斯巴依想要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可老人从没有像如今这样对未来有所期望。“我不用自己养羊,有人给我养。”巴斯巴依笑着说。
几百米外,养殖大户林华正在家里冬宰。自幼生活在这里的林华,早已熟谙哈萨克族的诸多习俗。他的院子狭窄、脏乱。三间土屋被三个土垒墙的暖圈紧紧裹在中间。每年春天,林华不得不承受邻居们的埋怨,因为从暖圈扫出去的牛羊粪便就堆在路边。
“很快就好了,不用窝在这里了。”林华也笑着说。
让巴斯巴依和林华笑的,是同一件事情。就在村边,一个由500万元援疆资金投入,占地3900平方米,可以实行自动喂料和粪便清理的现代化暖圈将在11月交工。林华和另一个养殖大户获得了暖圈两年的免费使用权,条件是代管巴斯巴依等贫困户们的扶贫羊。
在政府监督下,双方签署协议,林华代管贫困户的羊。政府的纪检力量监督着每一份关于贫困户的扶持协议,按照协议,林华和巴斯巴依等人每年按照三七开的比例,对小羊羔的收益进行分成,并保证初始扶贫羊的数量不变。同时,当生产母羊年龄老化时,林华还要免费对其更新。巴斯巴依等贫困户只需要将羊交给林华,就可以看着自己的资产慢慢增长。对于年老体弱的巴斯巴依夫妇,没有比这更省心的事。林华也可以和那些收入在贫困线上下浮动的人们合作,只是比例变成了四六开。
乍一看,林华负担了很多,可他并不这样觉得。“这是在我熟悉的地方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啊,要以我自己的能力,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圈。现在我既可以把我已有的600只生产母羊扩大规模,又可以带动周围的人集约化生产,我当然高兴。”
谢利盖的雄心
林华笑的时候,几十公里外,谢利盖笑得更开心,他在踌躇满志地等待2017年的到来。作为裕民县最著名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新疆谢利盖畜牧有限责任公司一直蜷缩在一个小小的院子里。
“生产能力早已经跟不上我的市场。”谢利盖指着狭窄的仓库说,“巴什拜的羊肉质量没得说,这些肉在我们自己北上广的直营店里,每公斤可以卖到120元,依然供不应求。可是因为没厂房,屠宰加工能力太弱,别人问我一下子要订30吨的货,我都不敢接。”
就在这个小小的院落里,今年以来,谢利盖的公司已达到了4万头只的屠宰量。“走,去我新厂看看!”谢利盖一溜烟驱车来到了几公里外的新厂房。占地40亩的新厂区整洁明亮,整个流水线形象地诠释了那句玩笑话:“羊进去,羊肉卷出来”。
谢利盖还别出心裁地设置了全流水线的参观通道。“可以让消费者和客商全面观看产品的生产过程,”他笑道,“以前客人来要参观厂区,我都紧张得不行,满山拉着到处玩,最后灌醉了才带到厂子里。没办法,东西特别好,但厂区实在没法入眼。”
如今,林华可以放心大胆地壮大自己和周围人的羊群,谢利盖则可以底气十足地承接大规模订单,二人都可以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这个厂区明年运转,精加工,分割包装的年屠宰量可以达到15万头只,如果算上一般屠宰量,可以到30万头只。”谢利盖说,“牧民和大户们可以放心扩大规模了,经过政府协调,我有了这块地方来建立新厂区。对贫困户的羊,我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3到5元的价格来收购。这样一只15公斤的羊就可以增收将近75元,10只就是700多元了。”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