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镇马岔村扶贫移民集中安置点,搬迁群众通过种植猕猴桃住上了楼房,实现脱贫致富。
■记者 闫鑫 通讯员 唐永红
房屋整齐别致,手机畅聊无阻,交通方便了、信息发达了,眼界宽了思想也更时尚了,对于周至县楼观镇马岔村扶贫移民群众而言,仍有着做梦的感觉,“政府集中安置,再加上产业扶贫优惠政策,光是地里的猕猴桃一年就卖上万元!这原来住在山上边,哪里敢想!”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周至县楼观镇紧密结合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让精准扶贫的思想化为行动,不让一户群众在致富路上掉队,让共同富裕在美丽的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依托主导产业 拓宽扶贫路径
楼观镇是世界猕猴桃原生地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是周至县猕猴桃种植面积最大、品质最好、品种最全、收入最高的区域。全镇有耕地面积6.4万亩,到2014年底,猕猴桃栽植面积已达5.3万亩。猕猴桃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楼观镇猕猴桃亩均产值接近1万元,一个贫困家庭只要有基本劳动力,就可以通过种植猕猴桃实现脱贫致富。因此,在扶贫脱贫工作中,楼观镇始终把发展猕猴桃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首选途径。帮扶干部为对象户提供种苗,购买棚架水泥杆、铁丝,买化肥、农药,帮助群众发展猕猴桃产业,把园子作务起来。肖里村困难群众史某,老母年高,哥哥痴呆,因家里急着用钱,几年前将刚建起来的2亩半果园经营权转让给了他人,一家仅靠其平日在周围打零工维持生活。镇干部在入户实地走访后,动员镇上、村上及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帮扶,帮他赎回了果园,走上脱贫之路。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网上销售猕猴桃成为农村群众增收新渠道,也为困难群众脱贫提供了新机遇。楼观镇紧抓机遇,投资40万元在各村进行电子商务培训,动员当地贫困户在外务工子女回乡创业。培训投入30台电脑,邀请深圳、西安等地电商协会的老师授课,使参训学员初步掌握了电商操作的基本技能,实现了猕猴桃网上销售。2016年,猕猴桃网上销售持续火爆,又有力地推动了线下销售,为当地困难群众持续增收开辟了新路。周一村女青年王某,父母患病哥哥痴呆,家庭十分困难又缺少劳动力,她本人通过参加电商培训进行猕猴桃线上销售,使家庭收入大大增加。
同时,楼观镇依托镇域内丰富的旅游资源,扶持群众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开办农家乐等实现脱贫致富。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楼观台景区周边的群众通过创办农家乐、水果饮食小吃摊点、山货土特产销售等渠道,不少家庭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前就峪村一组贫困村民杨某,通过开办农家院小饭店,很快就实现了脱贫致富。
多措并举帮扶 夯实富裕基础
楼观镇地处秦岭北麓,南部山区很多群众居住地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搬迁,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近年来,楼观镇通过道文化展示区建设,引汉济渭等工程项目和分散安置,实现了山区困难群众的移民搬迁。这些大项目补偿标准高,安置条件好,搬迁群众在安置区的荒滩地上盖起了新居,又在河滩填土造田,建起了丰产高效的猕猴桃果园,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同时,楼观镇还通过灾后重建、危房改造、三无户建房、交钥匙工程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对辖区实际有人居住的土坯房全部实现了改造,让贫困群众搬进新居,实现住房安全。
楼观镇同时紧抓社会扶贫,主要领导干部亲自参与,牵线搭桥,解决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楼观台道观坚持每年主动资助楼观籍贫困大学新生,多则1万、少则5千。每年春秋两季中小学开学,镇上都组织检查组深入辖区各校,帮助解决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此外,每逢遇到贫困户的具体问题,镇干部就积极带头牵线搭桥,动员辖区企业主、经商者等经济条件优越者对困难群众一对一结对帮扶。
为了将脱贫帮扶村级担子压实,解决不精准、不实在的问题,楼观镇在工作中大胆创新,设立村级精准脱贫工作室。目前,沿山9个村的精准脱贫工作室已经先行建立进入试点。在前东明村精准脱贫工作室,村子的基本情况、发展思路、脱贫帮扶工作组织机构、每家贫困户的详细信息、结对帮扶的干部以及目前的工作进展情况,看看墙上的图表便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工作室一月召开一次联系会议,帮扶干部和困难户、第一书记面对面通报现状,分析原因,解决困难。
精准扶贫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尽快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是基本要求。楼观镇通过多种举措的实施,推动扶贫脱贫工作深入开展,为贫困群众支撑起一片靓丽的天空,也为这块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地”的地方带来新的希望。
(责任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