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韩秀丽
包毅是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驻村的“第一书记”,在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官巴村,与他有关的一个个感人的帮扶故事,被村民渐渐传开……
帮扶先帮人
马奴海从镇上回到家后,兴奋地对爱人说:“手续办下来了,明天再去一趟就可以拿到营业执照了!”
2016年年初,马奴海和几个村民在黄河边上承包了约5.33公顷荒地,一心想搞特色种植合作社。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营业执照很快就能拿到手了,难掩内心的激动。
马奴海是官巴村的村民,就在一年前,他被评定为官巴村精准帮扶贫困户。在该村,跟他情况一样的贫困户共有41户172人。驻村“第一书记”找到他,劝他发展产业,但他拒绝了:自己一没有文化、二没有技术、三没有资金,又拖儿带女的,哪儿都去不了,也不知道干啥合适。
“不把贫困户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再好的政策都是枉然。”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循化县供电公司副经理、驻官巴村“第一书记”包毅说。
“第一书记”及工作组进村入户后,根据村民的实际需求,编制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方案,从饮用水、硬化路、村容村貌等7个方面整治改造,打造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与地方扶贫局、宗教局、发展改革委、农业局等部门进行了沟通,多次召集贫困户集中宣讲,让村民吃下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定心丸”。
“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扶人。”包毅说。工作组扎在群众堆里,根据个体差异,又单独定制了脱贫计划。
2015年,在“第一书记”的竭力帮扶下,马奴海树立信心,决定重操旧业,走发展特色种植的路子,实现脱贫致富。
然而,决定容易实施难。马奴海算了一下,5.33公顷地能种近12000株花椒树,土地租金、树苗、人工、化肥等成本费用算下来需要20多万,自筹一部分,还有近20万的缺口,这对他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数字。
马奴海找到“第一书记”,讲出了自己的顾虑。驻村工作组帮他想了办法:成立合作社,一可以筹集资金,二申请政府扶持资金。
心头之忧没有了,马奴海的劲头更足了。他只用了几个月就找好了人、承包了地,所有工作都弄得妥妥当当。
按照马奴海的设想,5.33公顷地能种近12000株花椒树,三年后可收益。单产花椒超25公斤,每公斤按保守价计算,每年获益40余万元,同时还能解决3至5人的就业问题。
“现在人都讲究纯天然绿色食品,咱这母亲河边上结出的花椒不愁卖!”谈到合作社的发展,马奴海信心满满。
脱贫选准路
同村的韩正强刚刚参加完化隆县就业局组织的拉面扶贫培训,这几天正准备把家里安顿好后,去北京的一家拉面馆参加实地培训。
韩正强说,和自己联点的拉面馆老板也是化隆县人。2014年,与自己联点的老乡,投资30余万元在北京开起了拉面馆。经过一年的打拼,当年就还清了借来的20万元,如今这一家6口人在村里住起了漂亮的二层楼房。
36岁的韩正强是3个孩子的父亲。这些年来,眼看着村里一些人举家外出,开起了馆子,挣回了票子。如今,自己的父母年纪虽然大了,倒还可以照顾自己,孩子也都上学了,有爱人留在家里照顾老小,自己倒是可以抽身出去,然而苦于自己手头没有资金,开面馆的事情始终不敢想。
2015年10月,驻村干部在开展精准扶贫时,了解到了韩正强的情况后,就主动找到他,给他算了一笔账:参加拉面扶贫项目后,每月管吃管住还能收入3000元钱,2年后,还能领到政府的10000元奖金,减去家庭开支,一共还能剩下3、4万元。等开拉面馆的条件成熟了,就可以申请政府的50000元无息贷款,到时候不愁开不起来。
和韩正强一样,在驻村干部的有力帮扶下,官巴村将有31户40余人陆续赴化隆籍老板在深圳、天津、北京及西宁等地开的实体拉面馆里进行“带薪培训”。
“当然,在这2年不能光低头干活,还得学习经营管理技能,再苦再难,这次拉面馆一定要开的!”韩正强说。
如今,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选派的驻村干部的帮扶和带动下,村里有的贫困户盘算着搞光伏发电挣钱,有的准备着搞生态养殖业,有的买车跑起了运输……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