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11月8日电(记者阚静文)午饭过后,大雨才停,46岁的李燕回到自家香肠厂的办公室,顾不上擦去鞋底的泥土,便立刻坐在桌边,仔细核对香肠厂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明细。
今年上半年,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推出了“311”产业脱贫扶持政策,借助企业力量助推贫困农户脱贫,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化道路,李燕的香肠厂被选为宁洱县磨黑镇帮扶建档立卡户脱贫的试点企业。哈尼族贫苦家庭出身的李燕,对当地贫困户渴望脱贫的心情有切身体会,“我一直希望能为村民生活的发展作点贡献,现在香肠厂小有规模,政府又在推行企业帮扶政策,我就加入了进来。”
同磨黑镇政府签订帮扶框架协议后,李燕的生活愈发忙碌。为了敲定帮扶模式,她挨家挨户考察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询问村民的具体需求,“最后决定由香肠厂向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800元钱购买仔猪,由他们自己饲养,猪养成熟后,香肠厂再按市场价格向农户收购,作为产品原料。”
此后,李燕几乎天天奔走在各家贫困户之间,一家家沟通,一户户回访,收猪时也是她亲自前往,严把质量关。虽然辛苦,却给李燕带来了很大的满足感:“贫困户只需要自己解决饲料饲养就可以,不需要多花一分钱,收猪的钱就是他们的纯收益。”对于贫困户来说,卖一头猪的收入能极大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如今,李燕的香肠厂帮扶对象覆盖了宁洱县3个镇的9个村,涉及6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她说,村民对她和她的香肠厂相当认可,因为这种模式给贫困户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村民们说自从跟我合作后,养猪不仅不需要自己花钱,更不愁卖。他们都问我明年是不是还有这样的机会,希望能跟我长期合作。”
此外,香肠厂也从企业帮扶建档立卡户的模式中获益颇多。和农户建立起合作关系后,李燕能够自己监督把握养殖质量,保证香肠厂产品的健康全生态。另一方面,政府也加大了对参与帮扶的企业的宣传和推广。口碑变好了,市场打开了,知名度提高了,企业的效益自然好。今年,香肠厂的收益同去年相比翻了一番,李燕盖起了新厂房,引进了新设备,增加产量,以和农户更好的合作,帮助当地脱贫工作。
现在,李燕积极开拓新途径帮助当地居民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结合普洱当地特色,开发新产品“茶香猪”,获得了专利认证,产品不仅进入外省市场,更远销俄罗斯和玻利维亚;以成本价向农民出售种子,请技术人员向农户讲解,在当地普及滴灌技术,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9月底,她又开辟了一个小型果园,雇佣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李燕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脱贫攻坚、捐资助学和优质产品的证书和奖牌,每一个都是一枚勋章,她都视若珍宝。“这些都是村民、政府和社会对我的认可。对我来说,有多大能力就为扶贫贡献多大力量,用真诚和信誉同村民打交道。”李燕说。
(责任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