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拔“穷根”精神脱贫要走在先——甘肃“双联行动”大走访、回头看活动见闻
水窖土窑残疾人,缺钱少医真心疼。独吞老人低保金,不孝子孙枉为人。病榻老妪在呻吟,有人精神真贫困。
低保不是唐僧肉,你争我抢怎能富?轮流分享君莫吐,谁家有难都发愁。焦头烂额村干部,张三李四不敢负。
这是近日笔者在参加甘肃省“双联行动”大走访、回头看活动时,从村民口中采集到的见闻。
2012年2月,甘肃省掀起了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的“双联行动”,有力推动了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步伐。今年10月,省委又号召全省干部开展“双联行动”大走访、回头看活动。在庆阳市庆城县蔡家庙乡西王塬村和徐新庄村,笔者所在的甘肃省政协也开展了不漏一村、不漏一户、全覆盖式的入户走访。
走访中,笔者切身感受到了甘肃“双联行动”开展4年来,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给革命老区带来的翻天覆地巨变,和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实惠。但笔者也发现,相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期盼群众早日脱贫的焦急心情,一些群众就显得比较“淡定”,甚至希望扶贫工作能够长期保持,让自己多享受一些“免费的午餐”。
这种甘愿苦熬不愿苦干、不肯脱贫,乃至患上了“等靠要、不达目的不脱贫”的“精神贫困”症的情况,不仅令人担忧,同时也引人深思。
担忧一:“免费的午餐”为信用违约埋下风险隐患
按照相关政策,在庆阳市,只要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可以享受3年期3-7万元精准扶贫贴息贷款,10年期5-10万元“告别窑洞”危房改造、异地搬迁或自建自购住房贴息贷款,另有13500元的建房补贴。因此,被列为重点帮扶的贫困村群众,都希望能享受到这一“免费的午餐”。
西王塬村位于庆阳市庆城县蔡家庙乡西南部山区,总面积1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10亩,全村共有164户70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278人。国家已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贴息贷款192万元;全村26户,约占总户数的16%,目前已享受住房贴息贷款171万元、无偿补贴35.1万元。
根据测算,目前全村人均贷款超过5100元,户均享受建房补贴2140元。而没有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众,则不能享受这些政策。因此,绝大多数群众在轮流充当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完政策红利,得到一定实惠后,才愿意成为“脱贫光荣户”。
对于急需脱贫致富的农民而言,这些贷款多属于行政力量推动,确实有雪中送炭的效果。但是不少贷款人根本不考虑日后拿什么偿还,还不了怎么办的问题。为国家信贷偿还设置了难题,也为政府和农民的信用违约埋下了风险隐患。
担忧二:救命低保成了人人要争的“福利”
“现在最头疼的工作就是评定低保。”西王塬村主任蒲嘉勤、徐新庄村党支书樊广东向笔者倒苦水:“低保指标下达的面太大,又是必须落实的硬任务,把村民们的关系搞僵了,激化了农村矛盾。”
樊广东所说的“争低保”问题,其实事出有因。据了解,西王塬村每年发放国家低保金225384元,低保共分四个等级,一类低保8户21人,每季度发放低保金11115元,人均285元/月;二类低保10户31人,每季度发放低保金23157元,人均249元/月;三类低保21户80人,每季度发放低保金20160元,人均84元/月;四类低保3户11人,每季度发放低保金1914元,人均58元/月。村民们对一、二类特困户享受低保没什么意见,认为这是基本的生活保障,应该多给些。但对“撒胡椒面”式的三、四类低保非议很大,都不服气。因为严格对照政策,符合条件的村民极少。于是约定俗成的规矩是轮流分享,不管张三李四,谁家有了难事大事,都照顾吃些低保。同等条件下大家都想争一下,反正不要白不要,有些条件较好的人家也来争抢,如此一来,就把原本淳朴的民风影响了。
樊广东举例说,有一个村民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月平均工资三五千元,自己又在村部旁最好的地方开了小商店和棋牌室,日子过得很红火。不久前就因不服气和自己条件差不多的人家拿了低保,也以儿子结婚开销了几十万为由,提出要吃低保。
除了对低保“你争我抢”,低保养懒汉和低保金被侵吞的现象也令人揪心。
有一个单身汉,被提前照顾为五保户后,却不愿住进养老院,要求政府给他无偿盖三间砖瓦房,不盖就动用上访手段。有一个李姓村民,哥哥是智力残疾,妻子是小儿麻痹,3个孩子读小学,靠低保金度日,因为缺乏致富信心,每次低保金下发后都是痛醉一番,没几天就吃光花光。
在一个村,一位82岁的老婆婆,儿子患了精神病,儿媳去年又遭遇车祸身亡,低保是老人家最大的经济来源。因为低保对象按户保障,政策明确规定低保金必须打入户主“一卡通”存折。这家户主不是老人,是老人的孙子,而在外打工的孙子总是独吞全家七八千元低保金,老人拿不到一分钱,还生了不少气。这种政策上的硬性设计,被乡村干部视为“高压线”,虽然同情老人的遭遇,却没有办法把低保金给老人截留下来。
不少村干部都反映:由于低保成了“福利”,人人都想“争”,加之基层工作具体而复杂,因此很多不知情的人,对村干部误会很深,稍有不满意就找茬谩骂。同时,村民因为争抢低保矛盾尖锐,不仅影响和谐,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村庄的“精神贫困”。
担忧三:巨资扶贫何时拔“穷根”
自2014年初西王塬村被确定为重点帮扶的贫困村以来,省政协和市级部门,加之县上对应的17个部门,不断带来帮扶项目和资金。近年来,不仅修建了村部、文化广场、老年幸福院、电子商务室,帮助农民投资建立羊棚40个,大口水窖53眼,苹果树栽植500亩,机推地600亩;还修建了通村水泥公路8.8公里、沙砾路15公里、过水桥2座,先后投资的各类项目资金累计已达1306.4万元,人均投入已经接近18.5万元。但即使是这样的投入,仍然只是杯水车薪,拔不了农民的“穷根”。究其原因:
一是主观脱贫意识差。一部分贫困群众受教育程度偏低,思想观念陈旧,脱贫意识不强,习惯靠补贴靠救济靠政府,缺乏自强精神和能力。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群众居住分散,居住条件差,交通不便,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欠账太多。一座过水桥动辄几十万,一条路从这个山头修到那个山头,每公里的代价少说上百万,巨资投入往往也只能解决一两户人家的基础设施问题。
三是农民致富手段不足。致富脱贫道路上缺产业、缺人才、缺抓手,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耕地种植增收困难,没有大的发展空间;养殖业规模很小,根本无法致富,户均养羊10只左右,还不断遭遇病害;缺乏发展技能,没有支柱产业和致富带头人,全村仅有一家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也因资金短缺停滞不前;劳动力缺乏,有些地方陷入了“空壳村”危机,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即便想要发展产业也是“有心无力”。
四是返贫因素多。因灾返贫不可抗拒。农村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因病因医返贫时有发生。因病就医、道路事故等使贫困家庭雪上加霜;因教因学返贫比较普遍。一个家庭中但凡有两个以上孩子同时上学就读,往往会导致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贫困和债务;农村彩礼普遍偏高。一场婚礼,包括彩礼、婚房维修、宴席等支出,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的费用已经常态化,大多数家庭不堪重负;丧事攀比之风也是致贫的重大因素。
扶贫攻坚,要让精神扶贫走在先
西王塬村和徐新庄村遇到的情况,只是我国西部农村脱贫攻坚中的一个缩影,但这些问题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为此建议:
将精神脱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移风易俗,推倒“结婚彩礼、丧事攀比、突发灾病”这些不断导致农民重新返贫、无法脱贫的“三座大山”。用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文化村落、生态村落等理念,调整规划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文化内涵,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营造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倡导亲情孝道,抵制乱攀比等不文明现象。
调整低保政策。变更为对五保户、孤残户等特困群体的全面性保障政策,不但要兜底保障,解决他们吃、住、病、护等基础性保障,而且要加大对全社会各类因灾因病人群的应急救济力度,不让天灾人祸使一人一户陷入突发性困境。
惠民政策要适时整合。目前,各类惠农政策和资金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不好形成合力攻坚克难。需搞好顶层设计,搞好长远策划和长期规划。可以适时集中所有扶贫资金,搞好统筹协调、分配使用和监督管理。
用市场手段开致富之路。扶贫是个系统工程,既要行政化手段“输血”,更要市场化手段“造血”。要让贫困农民彻底拔“穷根”,必须抓住智力扶贫这个关键,找准精准扶贫着力点。用市场化、产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长效办法,取代一些行政化的急功近利行为。
(作者系甘肃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办公室调研员)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