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云南:聚力“六个精准” 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年11月09日 09:17   来源:云南日报   

  原标题:[喜迎党代会]聚力“六个精准” 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定靶 首战首胜

  “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开局之战。”这是誓言更是压力。压力内含着动力,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今年也是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开局之年,云南决战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的第一年。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转变思路与创新方式同步、超常施策与精准施策同步、精准识别与精准退出同步、督查考核与执纪问责同步,推动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全省动员聚焦脱贫的良好态势,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

  为确保完成今年减少贫困人口120万人以上,1253个贫困村退出,实现12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全省上下坚持精准扶贫,盯住精准脱贫,做到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施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大力实施8项精准扶贫措施,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0万人实施产业扶贫、65万人实施易地搬迁扶贫、80万人实施转移就业扶贫、50万人实施生态扶贫、70万人实施教育扶贫、120万人实施社会保障兜底,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给予特惠性医疗、养老和资产收益扶持。

  要做到精准脱贫,就要始终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发力,高位强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今年计划实施18万户67.7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28万户40.55万人,12个首批摘帽县开工率达94.8%。贫困户户均补助6万元,并可享受户均6万元的国家长期政策性优惠贷款,同步搬迁户户均补助1.5万元。挪了“穷窝”再有产业,才能真正脱贫。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全域旅游等,强化“企业+合作组织+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和订单收购、合作经营、联产联利、股份合作、资产收益等贫困户利益联结机构。启动23个贫困县电商扶贫示范建设和476个贫困乡(镇)电商扶贫全覆盖计划。

  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根本要靠自身的内生动力。通过逐一排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人口,全面构建“免、奖、助、贷、补”多位一体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并对高等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的学费资助。在迪庆、怒江和“镇彝威”革命老区启动14年免费教育,实施“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素质提升工程。同时,对有就业愿望的贫困群众进行技能培训,通过劳动力转移就业 ,使贫困户输出一户、脱贫一户、发展一户。我省设立“云南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点”18个。今年已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75.7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3万人。

  推动“底线”措施兜底托底,有154.3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低保扶持,全省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2734元,12个计划脱贫摘帽县提高到3100元;对65.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调查,贫困群众看病就医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40元;为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生态护林员岗位,补助资金2.5亿元;加强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网络等进村入户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完成投资100.3亿元,1.6万公里建制村通村道路硬化建设开工率达90%。

  今年10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定点扶贫“下沉月”,组织全体定点扶贫单位集中深入帮扶点查漏洞、补短板、出实招、促落实,推动如期完成年度贫困退出目标任务。全省定点扶贫和驻村扶贫“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已实现全覆盖,贫困村平均驻村队员达6人以上,各帮扶单位争取到帮扶资金28.5亿元、到位帮扶项目9352个。

  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监测显示,上半年,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8元、同比增长13.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06元、增长15.3%,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各族干部群众不畏艰难,坚韧不拔,敢于胜利,干出了知行合一、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气魄,首战首胜脱贫攻坚,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记者 杨旻昊  

  特写

  宁洱 生态致富路越走越宽

  深秋时节,天气渐凉,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先镇安宁村太阳二组仍是处处绿意盎然。一大早,村里的护林员李正洪穿上胶鞋,身着迷彩服,哼着彝族山歌进山里了。见人就宣传护林防火知识,他已经连续好几天都在森林里巡查,不放过林区的每个角落和隐患,“在山里靠山吃山,就要守护好山林。”他说,这么拼不仅是护林员肩上的职责,更因为乡亲们尝到了生态帮扶的甜头。

  今年45岁的李正洪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由于长期缺乏增收技能,加之有两个孩子正在上学,一家人的生活过的紧紧巴巴的。今年宁洱县实行精准脱贫以来,他被选聘为村里的巡山护林员。“现在我做护林员一年能领到8000余元的工资,还学习林业实用技术,发展生态林产业,今年内实现脱贫肯定没问题。”李正洪说。

  实施生态补偿工程助力山区林农脱贫,宁洱县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林农直接参与重大生态工程机制,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从事天保林、公益林管护,森林防火协管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护林员,直接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今年,全县有274名像李正洪这样的贫困户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全县还兑付349户建档立卡户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13万余元;343户建档立卡户按时发放了退耕还林完善政策生态补助资金22.6万余元。记者 沈浩 通讯员 马斯婕

  讲述

  用心用情帮扶贫困群众

  驱车在崎岖山路上行进10多公里,来到勐海县勐混镇大山皱褶里的曼冈村委会贺回哈尼族村,找到了正在建档立卡贫困户马小芳家核查脱贫项目实施情况的工作组长陶伟。

  中等个头、朴实干练的陶伟说,我们6名工作队员都是“80后”,几乎没有农村工作经历。今年2月刚进村时,一切都感到陌生,条件艰苦。我们与村两委干部密切配合,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逐户走访贫困户,详细了解情况,较快地打开了工作局面。

  曼冈是个哈尼族贫困行政村,有8个小组2253人,2015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87人;今年3月,经过入户测算核查,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44人。

  “尊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自主意愿,激发他们投入脱贫攻坚的自觉性、积极性,是实施好精准脱贫举措的基点和关键。”陶伟深有感触地说。工作组与结对帮扶单位干部深入贫困户,倾听他们的心声,分析致贫原因,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共同商定具体的种养业精准脱贫项目。6户贫困户进了专业合作社,仅茶叶、山药种植收入就可实现脱贫。去年,马小芳家经历了极度的不幸,其弟非正常死亡,其父则悲极而病故,家里就剩下她和多病的母亲二人。工作组帮助她俩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政府免费提供给她家5头仔猪饲养,现已出栏3头,加上卖茶叶的收入,两项纯收入1.13万元,超过了脱贫标准。

  据了解,勐海县共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62支262人,在18个建档立卡贫困行政村选派第一书记,配备1至2名精通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民族队员。协调、争取各类资金及物资6600多万元,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生产技能。记者 赵汝碧 文/图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