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专家谈】易地搬迁与可持续减贫)
农村贫困地区与生态脆弱地区的关系密切,大部分贫困地区也同时是生态脆弱地区,由于资源紧张和灾害频繁,且人口密度较大,造成“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状况,将这些人口搬迁到相对自然资源比较好的地区,是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解决贫困的有效措施之一。
到2015年,通过扶贫搬迁的人口已经达到680多万。这些贫困人口过去居住的条件十分恶劣,基础设施的发展严重滞后,通过搬迁,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非农就业机会增加,生活得到明显改善。随着年轻一代农民外出务工机会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走出大山,搬迁到距离城市较近的地区。按照国家十三五扶贫规划,到2020年,计划还会有近1000万的贫困人口将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
易地搬迁在改善贫困人口生存状况的同时也减轻了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压力,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搬迁以后,移民的生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自然灾害的影响大大减少。由于政府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新的移民居住点的公共服务得到明显改善,医疗、教育条件得到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移民点的交通比较方便,便于农民外出打工和进入城市。因此易地搬迁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处于生态脆弱地区的许多农民都希望移民能够走出生态脆弱且灾害频发的贫困地区,改变其贫困的生活状态。
但是在5年的时间里,通过易地搬迁来实现1000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对于贫困地区的政府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尽管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但是产业、生态环境和移民在当地的适应却非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需要有更精准的扶贫措施。
移易地搬迁以后,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会大幅度减少,事实上,尽管易地搬迁的原因是原来生存的地区缺少必要的生存条件,但是找到更合适的生存条件也很困难,所以在易地搬迁以后,大多数移民都面临着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的问题,这意味着他们传统的农牧业生产难以维系。依靠农牧业脱贫的机会非常有限,许多移民需要依赖非农业的就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的目标。但是大多数移民的非农业技能较低,只能在建筑行业从事低端的劳动,对非技术工人需求下降,一些地区的调查表明,非技术工人的日工资在2016年中期以后下降了约1/3,每月的工作时间减少了近50%。这影响了易地搬迁的脱贫效果。
移民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是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尽管搬迁使迁出地区的人口压力下降,生态环境得到恢复,特别是一些地区在整村搬迁以后,将原村庄转变为生态保护用地,从而促进了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改善。但是在移入地区,人口压力增加带来一些新的生态问题。在一些干旱地区,移民进入以后不断增加荒地开垦,造成水资源的紧张,并由此带来移入区的土地荒漠化。荒漠化、盐渍化和草地退化,在一些新的移入区已经显现出来,随着移入区域人口增加,一些生态问题会逐渐显现出来。
移民区的公共事务治理也还存在许多困难。由于大多数移民村庄的居民来自不同地区,彼此在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上有很多差别,带来了社会治理的困难。比如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过程中,由于移民之间彼此不熟悉,很难通过村民的民主参与进行精准识别。在易地搬迁以后,还有一些移民因为各种原因尚未将户籍迁到移民区,这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比如没有户口的移民在确定低保的时候就会遇到困难。
易地搬迁只是给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了脱贫的可能,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就无法通过搬迁实现精准扶贫,甚至可能出现简单的贫困人口平移,从山区的贫困人口变成移民区的贫困人口。面对这种现状,首先需要谨慎地制定易地搬迁的规划,切忌盲目地搬迁;其次,要在后续产业发展和移民的社会适应方面加强投入。在“十三五”期间,不仅要高度关注搬迁的问题,更需要关注搬迁后的发展问题。
(作者:王晓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