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孟亚平:今年开发银行已发放产业扶贫贷款133亿元

2016年10月19日 10:27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国家开发银行扶贫金融事业部副总裁孟亚平讲话 本网记者 刘刚摄

 

  本网讯(赵宇恒)10月16日下午,农业部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2016年产业扶贫论坛,围绕“创新产业精准扶贫政策与模式”主题,深入研讨产业扶贫思路、重点和政策措施,交流各地产业扶贫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分析当前产业扶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凝聚各方共识,为推进产业精准扶贫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有关专家学者代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村干部代表等出席论坛并演讲。论坛上,国家开发银行扶贫部副总裁孟亚平介绍了国家开发银行支持产业扶贫的情况,并分享了自己对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孟亚平介绍,长期以来,开发银行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为使命,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去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召开后,开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部署,将支持脱贫攻坚作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创新模式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明确了“易地扶贫搬迁到省、基础设施到县、产业发展到村到户、教育资助到人”的工作思路和今后五年发放扶贫贷款不低于1.5万亿的任务目标。截至目前,全行已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82万亿元,其中本年发放1835亿元。

  孟亚平认为,产业扶贫是金融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而且能够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直接增加贫困户收入,从而实现持续稳定脱贫。开发银行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在国务院扶贫办、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探索出一条以政府合作和机制建设为基础,以“四台一会”为主要模式的产业扶贫融资模式,并印发相关制度推动全行开展工作。

  据介绍,今年以来,开发银行已向145个贫困县发放产业扶贫贷款133亿元,惠及3.6万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加强融智服务,提升金融扶贫精准度与科学性。扶贫先“扶智”、融资先“融智”。开发银行首先发挥专家优势与贫困地区一起找准产业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再有的放矢设计金融产品和融资方案,先后支持和参与22个省脱贫攻坚规划编制,并以武陵山和大别山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开展系统性融资规划编制。为解决贫困地区金融专业人才不足问题,开发银行向832个贫困县所在的地市州派驻了183名金融扶贫专员,作为宣传员、规划员和联络员,协助地方开展工作。开发银行还为贫困地区组织举办“扶贫开发地方干部培训班”,先后对武陵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等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76个贫困县的325名地方干部开展培训,有效增进了贫困地区干部运用金融手段开展扶贫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二是坚持机制建设,构建“四台一会”批发融资模式。针对产业扶贫项目规模小、数量多、风险大等特点,开发银行结合自身特点,运用金融社会化理念,以银政合作为基础,坚持机制建设先行,主动整合政府组织协调优势、群众的民主监督优势和开发银行的融资优势,发挥财政性资金对信贷资金的撬动作用,建立风险防范分担机制和以基层民主监督为基础建立民主审议、联合监督机制,形成了“四台一会”批发贷款模式,实现社会各方共防风险、共促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在甘肃,开发银行与村级资金互助协会合作,利用当地对资金互助协会的五级管理体系,承诺贷款20亿元,支持249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发展产业,在打通农村基层融资瓶颈、改善金融生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陕西,开发银行与省供销社合作,探索建立了“政府+供销集团+金融+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批发融资模式,可带动近3000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三是注重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拓展贫困户收入来源。在融资方案的设计中,除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外,为增加贫困户收入,特别是解决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脱贫问题,开发银行还推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带动作用,通过吸纳就业、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多种途径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拓展贫困户的收入来源,促进广大贫困户依托产业发展增收脱贫。在河南,开发银行通过加强政府、开发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担保公司、保险公司6方合作,构建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已向滑县735户贫困户发放肉鸡养殖贷款5450万元,预计每户通过分红、劳务收入、土地流转等方式年均增收3700元以上。在湖北、广西,开发银行积极开展光伏扶贫、林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

  孟亚平还就如何进一步发挥金融机构对产业扶贫的支持作用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提升贫困地区产业融资能力。担保机构担保是弥补产业主体抵质押物不足、提升其融资能力的有效做法,但当前县域担保机构多数存在担保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提升贫困地区融资能力,建议由开发性或政策性银行通过软贷款或专项建设基金注资贫困县政策性担保公司或成立产业发展担保基金,为产业融资提供支持。同时,建议政府对担保机构采取保费补贴、奖励等方式,鼓励担保机构开展产业扶贫担保业务。

  (二)增加低成本资金投入,降低产业融资成本。在贫困地区培育产业发展,一方面政策意义和社会效益显著,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产业基础薄弱、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现实困难,需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建议加大对产业扶贫的低成本资金投入,如扩大扶贫再贷款或PSL资金使用范围至开发性、政策性银行的产业扶贫项目,加大财政资金贴息和风险补偿力度,从而降低产业扶贫项目融资成本,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健康发展。为提升贫困地区生产发展能力,弥补一家一户小农经济技术落后、抗风险能力弱的不足,建议进一步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引入龙头企业等方式,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同时通过实施保费补贴等方式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探索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价格保险,提高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