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全县脱贫人口超70% 旅游精准扶贫的“崀山样本”

2016年10月11日 10:07   来源:大众日报   

  

  ▲蒋家滩花海 □杨坚 报道

  

  ▲苗族以古老习俗“拦门酒”欢迎游客 □彭宏伟 报道

  □ 本报记者 付玉婷 本报通讯员 舒 婷

  七十多年前,艾青在崀山留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著名诗句。地处湘桂交界的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崀山镇山水地貌得天独厚,但因交通闭塞、产业基础薄弱,当地居民长期陷入靠天吃饭和增收无望的困境,全县半数以上被列入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村。

  2006年,当地启动“中国丹霞”申遗,这一切开始发生变化。记者日前参加“全国媒体精准扶贫(湖南)崀山行”采访活动时了解到,崀山镇通过坚持与创新旅游发展助推精准扶贫,走出一条游农共赢的路子,目前崀山景区周边10个村已彻底摘掉国家贫困村帽子,全县脱贫人口超过70%。这对正将扶贫推向纵深并且重点落脚于乡村旅游的山东而言,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资源开发避免喧宾夺主

  辞海曰:“崀,山之良也”,除了国内丰度与品位最具代表性的丹霞地貌,生态人文方面,崀山同样有诸多叫人赞叹称奇之处。“岂能守着美景受穷”,据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地政府就确定了从旅游方面做文章的思路,但如今这幅景区与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实现良性循环的局面,也是吃了些苦头、一步步探索出来的。

  “早晨六点从崀山出发,次日凌晨才到达桂林。”在当地一家旅行社从事地接计调的黄芳回忆起十年前的光景。在意识到崀山风景的价值和地位后,同许多地区类似,当地一开始采取的也是从外部招引企业进行资源开发的办法。不过,由于外部企业与村民利益分享的难题得不到破解,旅游开发变成一件矛盾不断的烦心事。

  幸运的是,新宁县委县政府及早重视该问题并进行了发展路径的调整。在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对崀山丹霞地貌进行考察评估并获得了关于其“世遗”申录价值的肯定后,当地政府收回景区经营权,而有了前车之鉴,“原住民是第一主人”的思路贯穿于申遗乃至此后创5A的全部过程。

  统计显示,崀山申遗成功六年来先后投入10多亿元,除景区标牌标识、旅游厕所、游客中心等项目,民房新建改建、污水与垃圾处理等跟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更成为资金倾斜方向。员工招聘中,景区也制定了专项优惠政策,管理岗位原住民比例占半数以上,服务与公益性岗位全部在原住民中安排。到目前为止,景区已建立了78人的保洁队伍和26人的保安队伍,另有护林员、景点营销员、摊点服务员等各数十乃至上百人,有力地消化了景区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  采访团一行还在景区内扶夷江边见到了正唱着山歌为游客撑筏渡江的船工陈杨。“怎么也没想到能吃上旅游饭。”今年已经54岁的陈杨说,自己同组越来越多乡亲的加入已经让江边最初的9对竹筏发展到现如今百余对的庞大队伍,他常感叹,再没人说崀山美得无用了。

  土地流转筑牢扶贫根基

  包括我省泰山在内,世界遗产类景区大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资源保护方面的要求对开发方式构成一定限制,因此景区往往很长时间都只能停留在观光这样较低的游客接待层面。长此以往,不仅景区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将遭受考验,周边村民受益范围也始终有限。更关键的,政府在居民搬迁、遗产保护等方面负担的巨大压力难以舒缓,最终遗产资源也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这个难题的破解,记者采访了解到,崀山镇采取的是立足土地资源,积极引导鼓励农户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等形式推进土地流转的方式。这样一来,有胆识的年轻人被吸引回来参与现代农业,这弥补了崀山景区以爬山为主之不足,群众也通过土地流转和基地务工获得了双重收入。

  初秋的崀山脚下,有片园子比普通的田园收获景象更加五彩斑斓,这是崀山镇崀笏村蒋家滩丹霞花海农业观光基地所在之处,连片种植的格桑花、百日草等观赏花卉配合精心打造的浪漫风车场景,每到节假日都能吸引来上千名游客。“这的沙层厚,土层薄,抛荒了许多年。”园区总经理李艳军是邵阳人,其所在公司在全国有十几个休闲农业项目,在了解到新宁的土地流转政策后,专门赶回家乡与崀山景区管理局一同沟通论证,花海项目最终应运而生。据介绍,花海共流转土地310亩,开园至今每天用工最多时超过50人,累计已发放工资50余万元。

  被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为“戴先生”的30多岁返乡青年戴顺友的经历就更有代表性。之前一直从事进出口贸易,时常进出景区的他在2009年春节回家时了解到了家乡的旅游发展机会。2010年起,他租下崀山镇政府一个长期荒芜的农场种植特色杨梅、有机蔬菜,葡萄及发展葡萄酒酿造。几年下来,农场已变身为一家以农业为载体,集生产、餐饮、住宿、种植、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庄园,游客可在此获得生产、生活及生态等全套度假体验。据介绍,戴先生庄园目前已带动周边农户4个村2000亩签约种植及回收,每年至少有30至50户贫困户被聘用至园区,直接增加农户经济收入120万元。

  数据显示,目前崀山镇境内已累计流转土地1340亩,约3000农民群众获得收益,其中贫困人口约150人;通过连续3年实施以贫困村荒山荒坡租用为主要内容的“春花秋色”工程,崀山景区观光和体验游更是被有效地衔接了起来。

  精准扶贫需要组合方案

  帮贫困地区找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引导那些不具备资金、技术与市场对接能力的贫困户主动参与,这是“造血式”精准扶贫与前期直接给救济款、救济粮的“漫灌式”扶贫方式的主要区别。

  戴顺友曾向记者表示,他做的事就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将农产品深加工后做留住游客进而留住钱的文章,这个过程中,贫困户的生产加入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听着容易,做起来不简单。”新宁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当地旅游精准扶贫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于结构性分析后采取的一系列组合方案。

  以戴先生庄园为例,庄园发展初期,政策重点是为企业提供土地流转与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持,让其建立起辐射农户的基本能力。之后,当庄园规模逐渐扩大、功能逐渐完善时,金融扶贫成为重要手段——50名农户、每户4万元的精准扶贫资金被投向庄园以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而农户除了每年能够获得5000元的红利,在园区内从事种植劳动获取工资收入,还能接受销售、营销等方面的培训——这是就业扶贫。不能在庄园内部就业的农户,也可以按照订单生产模式实现收入增长,这又让当地的生产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

  为了提高精准扶贫的实际执行效果,当地还十分注意规避以扶持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扶贫对于其他扶贫方式的排斥现象。“有的贫困户家里有好几个小孩读书,这就不能单靠倡导参与产业来脱贫,得配套相应的助学措施;有的是因病致贫,还有的是自身观念闭塞导致的贫困。”上述负责人举例表示,通过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建立起明白账,一环紧扣一环,扶贫效果又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