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念好“山地经”青山也“流金”——贵州省黔西南州发展山地经济纪实

2016年10月08日 09:50   来源:农民日报   

  本报记者范学中肖克刘久锋

  金秋,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依然到处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三角梅花色艳丽,鲜艳夺目。兴义市万峰林景区的纳灰村,道路整洁幽静,花香扑鼻,一栋栋布依特色的民居,高挂大红灯笼,农家乐的主人们笑容灿烂,迎接八方来客。

  去年6月,天津姑娘刘倩倩辞去优越的工作,带着一家人到纳灰村落户,投资开了一家农家旅馆。她说:“我就是看中了这里的美景,山好水好空气好,生活惬意无烦恼。”如今,开业仅一年的刘倩倩乡村旅馆,生意火爆,节假日的时候,更是一房难求。

  旅游业态的兴起,仅仅是黔西南发展山地经济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黔西南州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山地做文章,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不仅向四海宾朋展示了黔西南独具特色的生态之美、山地之美、乡村之美,更让这里的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唱好山歌,走好山路

  大山是制约黔西南州发展的最大屏障。“山高水远石头多,一出大门就爬坡。”曾经大山深处的人们苦于山的阻隔,世世代代望山兴叹。石漠化贫困山区经济社会怎么发展?生态建设怎么搞?农民增收致富靠什么?

  在万峰林西侧东峰林的楼纳村,因山地旅游发展,近几年流转土地2000多亩,建成多个花卉苗木种植示范基地,引进农业企业,每年解决近1万人次的就业,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了8900元。

  “石旮旯也能刨出财富,这在几十年前想都不敢想啊!”晴隆县沙子镇三合村村民杨春坐在山头,眼望着不远处的羊群,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黔西南州以山为媒,大力发展山地经济,创造了以陡坡石旮旯地带种植花椒为主的“顶坛模式”、以石山半石山地种植金银花为主的“坪上模式”、以南北盘江流域低热河谷种植早熟蔬菜为主的“者楼模式”以及草地生态畜牧业为主的“晴隆模式”,在解决当地发展、环境保护问题的基础上,也为西部其他地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这些模式和创造,留住了黔西南的青山绿水,也改变着喀斯特地貌地区的贫瘠。

  沿着一条绿树掩映、花香浓郁的观光道,记者走进万峰林脚下的麦子山庄,山庄的主人刘家基坐在木质结构、古色古香的凉亭下,一套茶具整洁地摆放在面前。

  2011年9月,第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黔西南州召开,刘家基嗅到了黔西南州的旅游产业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租下这栋房子,开办麦子山庄农家乐,经营餐饮业,“厨师是自己培养的,我们坚持经营兴义本地口味菜。”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万峰林名扬四海,游客陡增,仅仅做餐饮业也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2015年春节前,刘家基花了7.5万元,又租了当地村民的三栋房屋,重新装修,开办农家客栈,现有26张床位,9个套房。今年春节期间,一天收入就有上万元,14个服务员都忙不过来。

  如今,从兴义纳灰村到贞丰纳孔村,从晴隆史迪威小镇到册亨陂鼐布依古寨,从兴仁鲤鱼苗寨到望谟蔗香港……这些散落在黔西南大山里的美丽村庄、旅游小镇绘就成了一幅精美的山水长卷。以前守着大山受穷,如今,因为山地旅游,大山变成了致富的宝贝。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山地生态的复杂性、脆弱性告诫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应树立道法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在规划、开发、管理等方面,应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山地旅游参与者的环境意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贞丰县者相镇纳孔村是一个有600多年历史的布依族民族村寨,有特色传统民居、布依美食、布依山歌……如今,走进山水相依的纳孔村,随处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民族文化。

  村民余家芬与丈夫这几年在村子附近做水泥工,通过辛勤劳动,她家建起了3层楼的小洋房,家里冰箱、彩电、摩托车等一应俱全。

  “一年的收入有七八万元,现在房子比以前修得漂亮,交通方便,日子比以前好过得多。”余家芬告诉记者。

  通过多年的发展,纳孔村初步实现家家办旅游、人人当向导,个个有收入。仅2016年春节期间,纳孔村就吸引游客达47万人,旅游收入达1225.8万元。

  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许多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创业,村民岑立江返乡后利用在浙江打工学到的技术,开了一家墙纸手工加工作坊,他把原材料分散到村民家中进行家庭作坊式生产,让许多具有传统织布手工艺的布依族妇女在家就能挣钱。

  如今,在黔西南,“大旅游、大扶贫、大数据”被作为三大核心战略行动写入“十三五”期间黔西南州的发展规划。

  在安龙县出口食用菌产业园里,菌农田景琴正将刚刚收获的一车香菇送到公司的冷藏车间。作为贫困户的他,在食用菌孵化园的帮助下,培育了两个大棚的香菇,两年下来收入超过了10万元。

  “选择安龙建基地,主要是这里冷凉的气候特点让我们可以全年生产,几乎无污染的生态环境确保了食品的安全。”入住孵化园的贵州安庆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俊峰说。

  该园区围绕食用菌产业建设,“采取1210发展模式”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即1户贫困户到园区种植2个食用菌种植大棚,两年实现10万元的收入,脱贫后的农户离开核心区,到其他镇(街道)继续发展或自建大棚继续种植,原种植大棚交由新的贫困户进行种植,公司、合作社和公司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并进行产品回收。

  抢风口搭平台,山地旅游“井喷”发展

  山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旅游发展的宝贵资源。权威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旅游业当中有15%至20%的收入来自山地旅游,而山地旅游每年创造的总产值高达1000亿至1400亿美元。

  在贵州,黔西南有着全球分布面积最广的喀斯特山地,富集了适宜发展山地户外、山地旅游的众多要素:喀斯特峰林、高原湖泊、瀑布、峡谷、地缝、天坑、高山草原……

  在守住生态底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秉承大生态理念发展山地旅游,黔西南州乃至整个贵州省,都尝到了“甜头”。

  2011年9月,贵州省第六届旅游大会在兴义举办。万峰林上纳灰村麦子农庄老板夏则瑜感叹:“从那时起,黔西南的旅游发展明显快了起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外界的报道也越来越多。黔西南渐成一块热土。”

  从2013年开始,以“会”为平台,黔西南州连续举办四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从最初的“强农村、美乡村、富农民”主题开始,每届峰会都以重点关注乡村民生、倡导新型生态旅游模式、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为主要内容,黔西南山地旅游迎来了长足发展。

  2015年10月,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落户黔西南,成为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目前唯一一个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峰会。贵州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在开幕式上说:“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举措,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持续用力、久久用功,着力把山地旅游打造成为具有全域全景理念的大产业、承载核心文化价值的主载体、拉动山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努力将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

  以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的举办为契机,黔西南立足山地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珍稀性和交融性,深挖原生态山地民族文化内涵,打好“山地”品牌,打造了一批休闲山地特色旅游景区集群,探索了一条集观光、文化、运动、休闲、探险等为一体的现代山地旅游发展新路,尝试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跨越工业文明,用以山地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支持扶贫摆脱贫困的跨越发展之路,为世界提供发展样本。

  一年过去了,如今,美丽乡村在黔西南的山间快速增加,山水更美,路更通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依托山地旅游、乡村旅游,老百姓的钱袋子也更鼓了;记者同时也明显感觉到,在城市社区、在乡村广场,在山间、在景区,各种户外运动设施和设备更加丰富和齐备,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富足起来。

  今年9月22日至23日,黔西南州继续承办2016年国际山地旅游及户外运动大会,为突出旅游扶贫主题,大会增加了国务院扶贫办作为主办单位,会议期间举办“山地旅游扶贫路径与经验分享”主题论坛、山地旅游扶贫展,发布《国际山地旅游减贫宣言》。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认为,旅游扶贫能够实现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这些年来,各地的实践充分证明:脱贫攻坚不是负担,大力开展乡村旅游扶贫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通过发展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产生发展新动能,形成增长新引擎,不仅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也能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在脱贫攻坚期内一系列超常规的举措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等投入,将有效拉动投资、化解过剩产能;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后边际消费倾向升高,会成为一支新的庞大的消费力量,将有效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