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1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和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司长夏更生介绍“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有记者提问,目前1/3的贫困县开始试点扶贫资金自主整合,那么如何保证贫困县真正用好扶贫资金,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郑文凯指出,在扶贫资金管理方式上,我国从1996年探索实行扶贫资金制度。到2010年,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行提前预拨制度,该制度近几年一直在坚持,即每年9月底之前,按照当年扶贫资金投入的70%提前下拨到各地,到去年已经超过80%提前预拨到省。2014年后,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决定,又把扶贫资金项目审批管理权限进一步下放到县,省级不再具体管理扶贫资金项目的审批权。“今年可能90%左右资金规模审批权限下放到县。”
他透露,资金整合是今年国务院专门推动的一项工作。“这实际是扶贫资金管理方法改革,也是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的一项改革内容,各地既很重视,又很欢迎这项改革,因为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实际上进一步加大了县级资金项目管理和审批的权限。”
郑文凯解释,如此一来,县级权利变大,同时责任也更大,工作难度增大。而扶贫资金虽然全国规模有600多亿,但分配到全国,每一个点的规模并不大,呈现“量大、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他认为,整合扶贫资金的项目审批、使用、管理、问效工作,确实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也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一起不断完善资金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的制度。”郑文凯指出,绝不允许出现截留挪用、胡花滥用、闲置和滞留的情况,应该让扶贫资金最大限度、更高效率地发挥效益。
不过,他也承认,扶贫资金审批权限权下放后,县级政府压力较大。“前段时间审计部门发现,个别地方有扶贫资金的结转和滞留的问题。我们分析认为,结转和滞留有客观性的原因,因为有的项目有周期性,不是说当年年底都干完,有时候也出现资金等项目的情况。所以贫困地区的村级资金项目使用规划和项目库要提前建立,这些都要配套。”郑文凯表示,希望社会各界提出建设性意见。
近期30个省市取消农业户口,将对农村扶贫有何影响?郑文凯认为,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对于脱贫攻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已经在城市打工,有的已经打工多年,这一政策对贫困人口向城市、向发达地区流动,拓展就业岗位和空间,是非常有好处的。”
此外,他透露,国务院扶贫办还在推进“劳务对接行动”,正好与户籍制度改革合拍。下一步国务院扶贫办将主动和有关部门衔接,使在城市务工并有稳定生活和工作条件的贫困人口,能够优先纳入到城市户籍中。
在回答贫困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以及养老金并轨的改革现状时,郑文凯指出,贫困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会及养老金并轨改革在大部分贫困地区都推进了。“我前不久调研时曾问过,一些家庭按规定超过60岁以后的,都取到了,包括其他的救助补贴,都是以打卡方式发给农民。现在我们一进贫困户的家,先找百宝箱,这里面有建档立卡的帮扶卡、建档立卡证明,有各种补贴的卡,还有帮扶责任人的电话,有的是县里统一发一个袋子,因为很多,免得丢了,老人都很满意。我觉得,对于贫困地区的养老保险目前的进展情况还是不错的。”
有记者问及扶贫工作的第三方评估问题,郑文凯指出,中办、国办专门下发了对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的考核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除工作部门的工作体系考核,还须有第三方客观评估。他透露,按照领导小组的安排和要求,今年国务院扶贫办组织了一次对去年脱贫攻坚成效的试考核、试评估,模拟整个工作的流程。第三方评估机构组织专家团队经过多次研究,对于怎样抽样、怎样组织评估做了详细方案。他指出,这次试评估,有一千多人参加,几万人次进村入户,和贫困户面对面,主要是对贫困识别的精准度、帮扶的精准度、帮扶的满意度和退出的准确率,对总书记讲的“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这几个重要环节进行试评估,下一步还要从中总结完善。
同时,他也表示,第三方评估的工作量非常大,不可能是普查性评估,而是抽查。“评估工作确实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帮助我们发现脱贫攻坚中哪些工作做得好,哪些经验可复制、可推广,也帮助我们发现薄弱环节。第三方评估是独立的、客观的,我们不干预,也不去做什么导向,是由有关机构进行的,这个机构也对结果独立负责。第三方评估对于整个脱贫攻坚工作来说也非常非常重要,实际上也是社会各方面对我们工作的评价。我们也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把这项工作抓严抓细抓实。”
(责任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