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嵩县黄庄乡石楼村第一书记王黎明的脱贫致富经

2016年09月14日 15:21   来源:大河网   

  

  王黎明(右)和程生娃

石楼村安置房

记者李曼文图

 

  核心提示丨“五沟六岭三面坡”,这句顺口溜是石楼村人对石楼村所处环境的生动概括。2015年10月,王黎明接受组织任命,成为坐落在山沟里的小山村——石楼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1996年,毕业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王黎明到嵩县财政局参加工作,这一干就是20年,从上学到工作,再到一步一步有了今天工作上的成就,一直与数字为伍的王黎明怎么也没想到会到这样一个小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回顾以往,他说驻村来时没多想是因为不知道要带领村子干什么,驻村一年后的现在还是没多想,却是因为如今他和村民们只有一个奋斗目标——以养殖业为切入点,配合发展种植农业,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多方面全方位发展,争取让这个小山村能够早日过上舒心的好日子。

  人物名片

  王黎明

  1977年出生,今年39岁,嵩县财政局党总支委员会组织委员、国库支付中心主任,现任嵩县黄庄乡石楼村驻村第一书记。

  A365户村民151户贫困户

  翻过两个小山头,跨过两道沟,40多分钟的颠簸后记者终于来到王黎明驻扎的石楼村。石楼村位于嵩县县城以南,虽距县城只有17公里,但因为山路盘桓,交通十分不便,加上经济基础薄弱,属国家级贫困村。石楼村耕地面积778亩,人均不足6分地,其中耕地以种植小麦、玉米及红薯、花生等小杂粮为主,林地以种植核桃为主,养殖业以养殖(牛、羊、猪)为主。村里共有村民365户,总人口1367人,辖17个自然村、12个村民组,分布在“五沟六岭三面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困难。

  由于唯一的山路部分路段正在施工,车辆只能沿河道里的石子路缓缓走过,颠簸崎岖、砂石满地的道路一走就是近30分钟,但是王黎明却走得不急不躁,异常熟练,“多的时候一天能来回走上好几趟。”王黎明告诉记者,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村民居住非常分散,365户村民零散分布在石楼村11平方公里的辖区内,这也成为制约石楼村发展脱贫的重要因素。

  杨国强是石楼村支部书记,一干就是11年,早年间他也曾到山外开车谋生,但是看到多年来石楼村依然贫困的面貌,他又回到了石楼村,“石楼就是五沟六岭三面坡,真是要啥没有啥”。他指着身后的山头说,山上都是这样的石头,导致村里坡地土层非常薄弱,远离水源也让以农业种植为生的村民每年的收成只能望天收,“好的时候保温饱还没问题”。

  2015年10月,王黎明作为第一书记来到石楼村,杨国强心里虽然高兴,却还是担心能不能真正给村里脱贫。但是王黎明却给了他不一样的感觉,“凡事亲力亲为,舍得下身子干。”杨国强说。

  走访入户中发现村子里没有一盏像样的路灯,王黎明随即筹措资金为村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村民居住分散,他就联系有关部门重新修建垃圾池10个,安全饮水工程一处,包含蓄水池1个和1200米的输送管道。“山区修路和平时不一样,2.3公里山路的造价远远高于一般道路,就这一段路王书记就争取了25万元的项目资金。”杨国强告诉记者,驻村一年里,王黎明前前后后为村里争取了45.7万元的资金,从村子到村民都有了不小的变化。

  B因地制宜分户施策

  靠山少水,土地资源贫乏,在刚来到石楼村时,王黎明确实对这个贫瘠的小山村无从下手。在前期走访入户过程中,王黎明挨家挨户了解实际情况,还在走访中将多年来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摸了个清楚。“前些年能挣钱的都外出打工去了,剩余的老弱劳动力主要收入是种地,还是望天收,养殖方面村民也没有购买幼崽的能力,一年忙到头,除了口粮大多数村民都没有其他收入。”

  在摸清楚村里的具体情况后,王黎明多次和村委班子成员开会讨论今后石楼村的发展路子。经过一番细致的调研,王黎明终于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结合当地实际,确定石楼村“以养殖为主、附带种植、配以劳务输出”的长效脱贫模式,这样全方位的房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得到了村委成员的赞同。杨国强介绍说,养殖业见效快,当年投入当年就可以见效;种植方面王黎明多次考察发现连翘市场大,也相对稳定,有利于村民收入;劳务输出方面,村里原本有一些技术型的劳务人员,鼓励他们将村里的劳动力带出去,用多种方式带领村民脱贫。随后,王黎明和村委利用一周多的时间逐户了解村民的发展意愿,分户施策,逐户确定脱贫路经。

  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王黎明干劲十足,他和村委联系到石楼村在外致富能人苏海伟回村发展项目,投资50多万元,吸纳5户贫困户入股成立“农育圆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带动30户贫困户利用闲散劳力进行无风险分散养殖,目前已初见成效。

  C 变“输血”为“造血”的脱贫带头人

  王黎明到现在还记得进村第一天,没来及在村委坐稳,一位村民就赶到村委,得知王黎明是第一书记后这位村民张嘴就问:“你能不能给我拿点钱,我要养鸡脱贫。”

  这位村民叫张丛女,今年40多岁家里四口人,以种地为生,家境困难。在张丛女和石楼村大部分村民的理解中,扶贫就是要给村民先拿钱。王黎明驻村后,首先要转变的是村民们这种等待“输血”的观念。他一方面做张丛女的思想工作,一方面为他联系启动资金,慢慢地张丛女的鸡场有了轮廓,同时借助“到户增收”项目的支持,张丛女的鸡场大有起色,他如今已成为石楼村里养鸡产业的带头人。

  “王书记改变了我们家的状况,我们的日子比以前好太多了。”村民程生娃的家境更为贫寒,夫妻两人常年受疾病的困扰,身体虚弱,40多岁的年纪已经头发花白,劳动能力十分有限。王黎明了解到程生娃家里的情况后,主动联系程生娃,通过互助金贷款帮助他加入到养猪为主的“农育圆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夫妻两人不仅有在养猪场工作的4万元工资,还有互助金贷款加入合作社的股份分红。前几天,合作社成立后的第一批成猪出栏,程生娃高兴得逢人都报喜:“现在不仅有钱挣了,心情好了病也好了许多,家里的生活变化非常大。”

  王黎明的期待:

  石楼村虽然是个资源贫乏、交通也不太便利的小山村,但是村里到处都是宝,有散养鸡、散养牛、散养羊,还有红薯、玉米、花生等农作物,这些全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农家土特产。今后希望有爱心企业和团体到石楼村,让村民可以以企业为帮助和依托,全面发展属于石楼村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早日脱贫。王黎明的电话:13603881771

  (原标题:嵩县黄庄乡石楼村第一书记王黎明的脱贫致富经)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